生意社9月23日讯 长久以来,很多糖尿病患者总疑惑自己的血糖为什么控制得不理想,自己可是按时服药了啊?记者近日在采访中了解到,仅按时服药是不够的,很多糖尿病 药品都有自己的“脾性”,如果通通按照一种原则吃药,不但起不到想要的效果,甚至还有可能让血糖水平失去控制而不自知。那到底该怎么办呢?医学专家有好办法!
降糖药各有脾性
“要让你的药跟你脾气相投!”省人民 医院内分泌科王养维主任介绍,顺着药物的“性子”,才能发挥药物的最大功效,根据病情,降糖药物有很多种,每一种降糖药物都能发挥自己最大药效的使用方法。但同时也有一部分吃药时间没有严格限制的药品,这些药品主要是胰岛素增敏剂,专家介绍,如果自己使用的是这些药品,只要基本上固定在某一时间段吃饭,那饭前饭后吃都无所谓,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安排即可。专家提醒,此类药物掰开或嚼碎服用会影响疗效。
“看筷子”吃药好处多
王主任介绍,如果患者都能养成看筷子吃药的习惯,将对自己的血糖控制益处良多。在饭前吃的药属于餐时血糖调节剂,必须在饭前服用,此类药物总用快速,起效快,“去效”也快,因此,最好在餐前半个小时内就吃,否则容易发生低血糖。另一种降糖药是就着饭吃,这些药物如阿卡波糖(拜唐苹、卡博平)、伏格列波糖(倍欣)等,服用后,可在肠道里形成一层薄膜,使肠道吸收血糖的速度减慢,起到控制血糖的作用,此类药物需要在吃第一口饭时与饭同时咀嚼。还有一种药物是放下筷子吃,也就是饭后服用,此类药属于二甲双胍类,药起效后容易产生胃肠反应,饭后吃,可降低这些反应。
让习惯成为自然
交大一附院内分泌科姚孝礼教授告诉记者,临床发现,很多人虽然有心按时吃药,但是老忘记,过后又很后悔,经常因此而造成血糖水平失控。专家建议,服药应该养成习惯,如果自己做不到,应该在家人的帮助下,逐步培养。专家提议可以多利用现代科技,如在手机里设置“提醒”功能,也可以在餐桌、冰箱、卧室等地方贴些起提醒作用的小纸条,写上该服的药名和剂量,如此强化记忆上一段时间,相信都能养成定时、按规服药的良好习惯!(刘朝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