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贵州继续严查“黑心棉”
新华社信息 贵州省纤维检验所1月3日宣布,将采取“打扶并举”的措施继续严查“黑心棉”,力争在2003年3月以前基本遏制大中城市“黑心棉”泛滥的现象。
2002年以来贵州各级质量监督机构共办理536件絮用纤维制品质量案件,办案数位居全国第一。但该省制售“黑心棉”仍然非常猖獗,全省絮用纤维制品合格率仅为38.5%,比全国平均合格率低45个百分点,情况最好的贵阳市合格率也仅为61%,低全国23个百分点。
贵州省纤检所的屈凤兰科长说,在3月底前,纤检所将对絮棉制品生产、销售单位及学校、幼儿园、医院等集团使用絮棉制品的场所进行“地毯式”检查,对查出仍在生产、销售和使用劣质纤维制品的单位将处以重罚,对制假窝点要彻底予以摧毁。根据市场准入制度,将对进入流通领域销售的絮棉制品实施强制性批批检验,对每一批抽检合格的产品贴上质检部门的合格证才能上市销售,未经售前检验就上市销售的将被没收产品并处以罚款。对向集团购买者提供絮棉制品的生产、加工企业,纤检所先要对其进行质量保证能力审核认证,符合条件的将颁发资格证书,有权参加集团购买絮棉制品的招标采购。目前已有3家省内外企业获得资格证书,纤检所负责人表示,对这些有资质的企业将实行产品免检,扶优扶强,在加强打击的同时扶持一批“放心企业”,促进絮棉制品市场的良性发展。
屈凤兰说,纤检所准备建立“标本兼治”的工作机制,实行综合治理,对重点整治区域,联合社区委员会、村委会进行群众监督,对重点集贸市场、商场等则派驻质量监督站,设立质量咨询机构,目前在贵阳市部分商场已经设立了质量监督站,下一步将扩大监管范围。
|
(2003-01-07)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