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2002年山东纺织服装出口超过60亿美元
山东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出口形势逐渐好转。2002年该省纺织服装出口累计超过60亿美元,增长12%。
纺织服装是山东第一大出口商品,对该省外贸出口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2002年初,山东纺织服装出口一度出现下滑局面。在不利形势面前,山东认真研究国际市场出现的新变化,仔细分析出口商品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以扩大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有效供给为导向,引导出口企业加大了产品结构调整和经营体制转换力度。
--着力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档次。
有关部门加强了对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宏观引导,鼓励企业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生产工艺,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提高纺织服装产品的质量、档次和技术标准,以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优、特产品开拓国际市场。通过引进先进设备提升工艺水平和产品档次,鲁泰纺织有限公司的出口色织布已经成为山东纺织服装出口的拳头产品;兰雁集团由于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变化潮流不断开发新产品,所生产的牛仔布和牛仔服装系列产品成为国际市场的抢手货。
--大做促销宣传。
外经贸部门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展销活动,并在俄罗斯、尼日利亚、阿联酋、中南美、印度等地举办了纺织服装展洽活动,大力引导服装、箱包、鞋类出口企业合理进行市场定位。山东省内骨干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确定了创出口名牌战略,围绕打造知名品牌纷纷构建新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形成了具有较强应变能力的出口经营和促销体系。
--鼓励出口企业“走出去”,在境外投资设厂。
为了跨越贸易壁垒限制,山东采取相应措施推动纺织服装企业走出国门,在境外投资设厂。德棉集团、泰安岱银、威海一信集团等出口企业已分别在柬埔寨、斯里兰卡等地投资设厂,建立生产、加工、销售基地,企业出口规模迅速扩大。鲁泰纺织、魏桥集团通过与跨国公司合资、合作,拓宽了销售渠道。
山东省纺织服装的出口市场格局目前发生了新变化,对非洲、中东、大洋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实现快速增长,增幅达到33.3%;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出口势头强劲;毛巾、抽纱等家用纺织品出口额已居全国首位,高密孚日家纺集团和滨州亚光集团的毛巾出口额分别位居全国第一名和第三,文登云龙集团的抽纱产品出口额位居全国前列,魏桥集团的纺织品已在日、韩及东南亚市场占据了较大份额。
|
(2003-01-08)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