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江苏棉纺定格比较优势
在江苏省经贸委和省纺织工业协会近日组织召开的研讨会上,与会的省数十家棉纺织骨干企业的负责人和有关专家一致认为:江苏棉纺织产业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如不及时采取积极措施,这一传统支柱产业的比较优势将会逐步弱化。
据统计,全国有棉纺生产能力3443万锭,江苏省占12.95%,全国共有布机65.54万台,江苏省占13.08%;从综合竞争力的角度分析,江苏省棉纺织行业有着较好的发展基础。同时,加入世贸也将为该省的棉纺行业拓展新的空间,主要表现在放开棉花市场流通,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进口设备关税下调,有利于棉纺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步伐;取消进出口配额限制,有利于扩大出口等方面。
与会专家认为,周边国家新兴纺织业的崛起,正在大举抢占国际纺织品市场份额,并开始向我国市场渗透,已成为江苏省棉纺业的竞争对手。印度纺织业近10年来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0.5%,其中70%为棉织品。从纺纱能力和装备水平来看,江苏省无梭织机占布机的比重为19.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巴基斯坦为6%,欧美和日本等国则高达85%以上。即使劳动力成本低这一优势也在弱化。目前,江苏省劳动力成本不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样也高于周边的这些邻国。其次,我国纺织企业数量众多,内耗较大,难以形成合力,国有纺织企业包袱沉重,竞争力相对薄弱,我国纺织业出口依存度强,企业依然比较脆弱。
针对如何抓住机遇做大做强江苏棉纺业,有关专家建议,当务之急是发挥现有的比较优势,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步伐。政府要尽快转变职能,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中介作用,尤其是在完善市场协调机制、积极应诉反倾销指控以及建立行业经济预警系统等方面,行业协会有着更特殊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还要高度重视棉花市场放开后的接轨,及早采取相应对策措施,高度重视棉纺企业的税负调整,降低企业技术改造的成本,推进企业的技术进步。
|
(2003-01-1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