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揭露服装市场“三大怪”
连日来,李沧工商分局公平交易局按照“营造放心消费环境”的消费年主题对辖区内商场、市场检查发现,服装市场存在三大问题:
■原价不知从何来
到服装柜台一逛,满眼尽是红色的降价标签,“原价1280元,现价780元;原价4320元,现价2280元;”如此的标价满场飞。原价、现价差别果真如此之大吗?原价是怎么得出来的?一问商家,答复是“原价是原来进货的价格”、“原价是供应商提供的”等等,说法各一,连商家自己都不明白原价是怎么来的,消费者怎会清楚。目的,欺骗消费者。
■进口服装国内产
商场内服装品牌专柜比比皆是,标明产地为“意大利”、日本、韩国的名牌服装占很大比重。果真有这么多进口服装吗?一查发现,有的商家提供不出进口手续;有的进货手续没有留存;有的报关单仅有复印件而没有海关红章;有的服装做工粗糙,线头外露;没有办法下,有的商家说了实话,服装品牌是外国的,但实际上是经过授权的国内厂家生产的。产地标明外国,好卖。
■标签上面贴标签
逛逛进口服装专柜,会发现不少服装特别是西装上带的标签上面又贴了一张白色的不干胶标签。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进口服装出厂时本已带有原料、质地、清洗方法等内容标签,但由于不少进口服装都是经过多次代理才到国内销售的,最终代理商多在原产厂的标签上再贴上含有自己企业的名称的标签,便出现了标签上面贴标签现象。
■工商部门严把关
为了规范服装市场,在培训商家业务员的基础上,针对发现的问题,李沧工商分局已责令商家建立服装进货上柜登记制度,对没有合法手续或手续不全的服装不准进货、销售,否则,将严肃处理。
(青岛新闻)
|
(2003-01-1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