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乌克兰制革企业开工率不足三成
20世纪90年代初,乌克兰的经济危机使国内的工业生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电的价格急剧上涨,迫使企业不得不缩减产量。由于缺乏资金,部分鞋厂停产。居民的购买力下降,同时进口鞋充斥鞋类市场。
这种状况使乌克兰制鞋业失去了原有的客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但面临寻求新的客户和购买者的任务,同时还要面临扩大品种,关注流行趋势,以及为了生产出有竞争力的产品而需改进工艺过程等的重大课题。然而,这些要求与现实中企业的生产能力有很大差距,有些制革厂因此缩减了成品革的产量转而生产半成品革,个别企业甚至停产。
1991年,乌克兰轻工业部门中有52家大中型鞋厂,那时要求全部使用国产制鞋材料。1990年上半年,乌克兰制革工业遭受了最严重的打击,由于制革企业的周转资金不足,使其生产量急剧下降,同时,制鞋企业对成品革的需求也在缩减,国内的牲畜存栏量及牛原料皮的出口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牲畜的存栏数从1990年的5250万头减少到1995年的3480万头,2000年只有1890万头,其牛的存栏数从容不迫1990年3300万头减少到1995年的2500万头,2000年减少到1440万头。成品革的产量从1990年2900万平方米减少到2000年350万平方米。
目前,乌克兰制革业中企业的运转率只有23.7%。一般来说,企业的运转率若不低于30%是可以赢利的。在13家制革企业中只有6家企业认为生产是顺利的。这几家企业的设备和工艺相对较先进,对市场需求能够做出快速反应。6家企业的产量之和占乌克兰皮革总产量的95%。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沃佐科有限公司的发展,该公司的产量一直名列前茅,他的皮革产量年增长幅度在50%以上,占国家轻工业皮革产量的10%左右。其中有一半用于出口,主要出口到独联体、欧洲、美洲等国。据该公司透露,近几年的年产量还将逐渐上升。目前,公司计划年加工原料22,380吨。
该公司使用的完全是意大利的成套设备,生产的品种主要有各种鞋面革、服装革、服饰革、装饰革、绒面革等,年生产能力为160万-180万平方米,日加工牛皮4500张。由于国内对制革半成品的需求不断上升,所以该公司开始销售剖层革、绒面革,2002年公司又开始生产家具革,月产60,000平方米。
据该公司提供的信息,现在制革原料的质量明显下降,但即使这样,还要保持成品革的质量,这就要求不但要使用优质的化料,还要改善制革的工艺技术,以提高自己产品的竞争力。2000年8月,该公司通过了ISO9002质量认证,这不仅是在乌克兰,而且在整个独联体国家也是第一个。2000年,公司成品革的产量达成158万平方米,半成品革790万平方米。
至于乌克兰的制鞋业,近十年来鞋的产量已从1990年的1.96亿双减少到2000年的1,350万双。应该指出,去年乌克兰国内对皮革的需求有所回升,其主要原因是在乌克兰的外国制鞋公司对其皮革的需求量增加。据专家估计,仅上述一项的年需求量就达100万平方米,总价值2000万-2500万美元。
|
(2003-01-17)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