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中国启动纺织流行面料工程
不久前召开的北京2002年度全国纺织产品开发工作会议确定了今后3年的工作目标:继续举办中国纺织面料及花样设计大赛,形成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的设计群体;着力建立一种中国流行面料的保障机制,不断向国际市场提供国际买家需求的优质纺织产品,提高一般贸易比例;针对国际市场出现的国际大型零售商集中式直接采购模式,逐步建立起集合中国优质纺织企业的集中式供货模式。
专家分析指出,日前我国国产面料与进口面料的主要差别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印染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不能满足要求。进口面料的手感、触感、质地、色泽与舒适性方面都比国内的好;其次是面料设计缺乏原创性和独特的风格。大部分企业根本没有面料设计,而是从市场上复制,即使是自己设计的产品也缺少新意,品种规格少,不能做到系统开发、系列生产;第三个差别是经营理念上与国外有差距。国外企业的开发,讲究上下游协作,谋求最小开发成本和最大利益,因此开发成本较低。国内开发一般是自成体系,自我封闭,开发时间长,成本高,因此难以接受服装厂的小批量订单,而一旦大批量生产,产品的档次就会下降。
而与上述现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今国际面料的开发技术日新月异。奥地利开发出一种新的功能性纤维素纤维,它是一种含有抑菌剂、能够控制纤维上或纤维内细菌生长的纤维;瑞士开发的具有电磁防护功能的织物,用一种非常细的金属丝作芯纱,通过特殊的纺纱工艺将棉或涤纶等纤维包在外面。这种织物就像镜子一样,反射99%的电子或电磁辐射,可用于从家用到工作装、军用等广泛领域;喷墨印花技术方面,随着纺织喷墨印花技术朝着替代传统印花技术的方向发展,开发可操作性良好的微米级墨粉,以适应各种喷头技术,将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领域。
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国产面料要想打破欧美、日本等国家还未消除的纺织产品贸易壁垒,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在制造上就必须符合一系列国际标准。有关专家告诫,在设备更新、质量提高的基础上,从以量取胜转变为以质取胜的过程中创新才是核心。而在此背景下,
FabricsChina中国流行面料工程应运而生。
由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和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联袂实施的这项系统工程,旨在将国产面料与国际接轨,按照当代设计风格、技术标准和管理体系,打造出国际市场上认可的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工业报)
|
(2003-01-2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