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大兴安岭亚麻产业一枝独秀
中国纺织报消息 大兴安岭地区的亚麻产业一枝独秀,成为该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亮点。该地区的亚麻种植历史只有3年,2002年的种植面积就达到12.6万亩,比上年增长了1.75倍;原茎产量达到4.5万吨,麻纤维产量可突破1万吨。为什么亚麻产业在该地区发展如此迅速呢?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是突破了大兴安岭气候寒冷不能种亚麻的禁区。上个世纪90年代
后期,由于我国粮食供大于求,作为产粮大省的黑龙江省感到了巨大的
压力,尤其对既是麦豆产区又是高寒地区的大兴安岭地区来讲更是感到
了可调整作物少的压力。面对压力,大兴安岭地区从领导到基层生产一
线的技术人员解放思想,发扬突破高寒禁区的精神,大胆探索,冒着风
险从黑龙江省南部地区引进亚麻进行试种,结果长势出奇的好。经过3
年的实践,证明亚麻这个作物完全适合在大兴安岭地区种植,而且相对
黑龙江省内地的干旱气候来讲,大兴安岭地区种植亚麻具有气候上的优
势。
二是获得了好的经济效益。大兴安岭地区生产的亚麻产量高,一般
亩产原茎在350公斤左右。亚麻的质量也好,平均长麻率在18%左右。
再加上近几年亚麻价格好,麻农仅出售原茎就可获得每亩200元的好收
成,若能自己加工出售麻纤维,效益还会增加几倍。
三是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大兴安岭地区行署成立了亚麻产业化专
题推进组,由行署主管领导担任组长,长抓不懈。在专题推进组的领导
协调下,该地区与省亚麻所和双城亚麻所开展合作,成功引进了省内最
好的亚麻品种,顺利解决了种子问题。通过招商引资,现已建成剥麻厂
3个,剥麻能力已达到3万吨。金融部门急亚麻产业所急,把亚麻产业作
为重点进行扶持,已为亚麻产业解决贷款300多万元。
根据这样的发展趋势,今年大兴安岭地区的亚麻种植面积将接近20
万亩。
|
(2003-01-2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