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届城镇纺织服装区域经济发展论坛举行
由广东省中山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纺织报社主办,中山市民众镇政府承办的首届“城镇纺织服装区域经济发展论坛”日前在中山市民众镇举行。来自国家经贸委、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针对我国城镇纺织服装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城镇区域经济的发展及特色等有关问题进行研讨。广东省、中山市、民众镇及来自各地的纺织服装行业有关负责人、企业家和中国纺织报社各地记者站负责人出席了本次论坛。
近年来,蓬勃兴起的纺织产业集群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如何认识在实践中形成的这一产业现象,并有效地引导全国重点区域纺织产业集群持续健康地发展也引起了有关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承办本次论坛的广东省中山市,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就非常集中,全市拥有纺织服装及相关制造企业2600多家,2002年总产值高达28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5强。最近,中山市还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的称号,中山市的沙溪镇也被授予中国休闲服装名镇称号。他们希望通过举办这次论坛,借助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的智慧,促进中山市纺织服装产业再上新台阶,把中山市的纺织服装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同时也为全国其他产业基地、纺织服装专业镇的发展提供借鉴。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季国标,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政,中国纺织报社社长迟宗君,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杨纪朝,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周锦良,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淮滨,国家经贸委行业规划司轻工纺织处处长陈滨,北京京棉集团公司总经理顾伟达等出席了论坛。他们围绕着纺织服装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品牌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纺织服装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大中型纺织企业与城镇经济发展的有效结合等主题作了精彩的讲演,提出了许多加快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新观点、新思路与新对策。
季国标院士全面、深入地分析了中国纺织工业的现状、历史沿革和发展前景,就加入WTO后中国纺织工业存在的优势、不足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发表了权威性的论断。季国标院士指出,中山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前景广阔。首先,中山市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走在了前面,把纺织服装产业培植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产业,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同时,中山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天时”是政策上比较宽松,“地利”是毗邻港澳台地区,“人和”是拥有众多海内外侨胞,这些都是今后加快发展的优势和条件,相信通过吸引更多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以及国外的企业家到这里投资,一定能把中山纺织服装产业做大做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吕政所长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宏观经济的发展为城镇工业经济带来机遇。
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淮滨以丰富、详实的数字进一步印证了加入WTO后中国纺织服装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尤其是一批区域经济发展迅速的纺织服装强省,行业后劲十足,发展前景广阔。
北京京棉集团公司总经理顾伟达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追根溯源,分析探讨了产业集群现象与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方面的一些重要问题,阐述了大中型纺织骨干企业与城镇经济发展有效结合的途径。他说,要搞活一个地方,主要看政府对该地区的定位和配套服务,定位要有特色,一个地方产业形成规模,配套服务要跟得上,这往往是企业投资的首选条件。
中山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仇锦荣、民众镇政府党委书记陈锦标也先后在论坛上发言。
(中国纺织报社消息)
|
(2003-02-08)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