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 文 版    
 
x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企业大全 产品供求 医药站点 产品展示 项目技术 人才中心 医药论坛 医药展会
       综合信息 | 科技与生产| 分析预测 | 新药动态 | 法规文件 | 公告通告 | 国际药事 | 企业动态 |
 
专 题 信 息   
      ·化学原料药
      ·医疗器械
      ·药包材
      ·制药机械
      ·植物药
 
 
 首页 >> 医药资讯 >> 企业动态      
关键字:
 
   企业动态
深圳皮革面对四大羁绊


据深圳市皮革协会最新统计,2002年,深圳生产鞋类和皮具箱包18.45亿双只,比2001年增长近18%;实现产值174.02亿元人民币,增长13%;出口19亿美元,连续9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
目前,深圳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皮革产品制造基地,产品外销率达80%。
但是,来自深圳市皮革行业协会和综合开发研究院深圳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深圳皮革行业尽管在工业产值、出口总额、品牌数量等方面居全国第一,但目前仍存在四大“卡脖子”问题,羁绊其发展步伐。
首先,整体实力不够强。目前,深圳皮革行业虽有1000多家企业,但固定资产只有34亿元,平均每个企业不足300万元,目前总投资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仅8家,说明行业整体经济实力不高,劳动密集度较高,总体规模偏小。深圳中小型皮革企业占全行业企业总数的97%左右,许多企业没有流水线,全采用手工操作,抗风险能力较差,无实力开拓市场。
其次,产品附加值低。虽然耐克、锐步、花花公子、都彭、乐奇等世界名牌“产自深圳”,但深圳还没有自己的世界级名牌皮革产品。深圳皮革产品的出口价格虽比国内其他地区稍高,但平均价格仍在8美元至10美元一双,并呈逐年降低趋势,甚至出现了出口“增量不增值”的情况。2002年前11个月,深圳皮革制品出口量达17.8亿双/只,比历史上最好的2000年全年出口量还多5.5亿双/只,增长了44.5%,但出口值只有17.3亿美元,比2001年出口总额减少15.3%。
同时,设计开发能力较弱。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深圳皮革行业76个全独立核算企业近4万名职工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仅75人,占0.18%;中级职称的377人,占0.95%;深圳多数皮革生产企业仍处于手工或半机械化阶段,整个行业年均科研投入占总产值的比重不足0.2%,远低于意大利l%、法国0.6%、美国0.5%的水平。
港资、台资皮革企业虽有部分外来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但人员极不稳定。中小皮革企业大多处于作坊式、家族式管理,没有真正的设计人员,靠仿造别人产品经营。而上规模的外资企业虽有产品设计部门,但只接受世界品牌的加工订制业务,缺乏自身创新和开拓市场的能力;
还有,产业布局不科学。目前,深圳皮革业主要侧重在皮革制成品的生产与加工上,构成行业主体的港资、台资企业“两头在外”,因此在原辅材料及配套部件方面未能同步发展,造成产业结构不完整。 
(2003-02-08)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领导关怀 | 媒体报道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01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