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药材认识

人中白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出处】出自《日华子本草》。

【拼音名】Rén Zhōnɡ Bái

【英文名】Sediment of human urine

【别名】溺白垽、溺垽、白秋霜、秋白霜、粪霜、尿壶垢、尿干子

【来源】
药材基源:为人科健康人尿自然沉结的固体物。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omo
采收和储藏:铲取年久的尿壶、便桶等内面沉结的尿垢,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
性状鉴别,本品呈不规则的板块状,大小不一,厚,3-5mm。表面灰白色,凹凸不平,常有梭状或瘤状突起底面较平坦。质坚硬而脆,蝗碎。断面可见明显的粗细不一的层纹。具尿臊气,味微咸。
本品以干燥、色灰白、质坚、无杂质者为佳。
显微鉴别,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粉末呈不规则的粒状或团块状,可见层状结构。团粒无色透明负低突起。重折离低。干涉色1级灰白。有近垂直的两组不完全解理。

【化学成份】人尿长时间放置,因尿中酸碱度变化而产生沉淀物。人尿多为酸性,但因其中的尿素(urea)受尿素酶(urease)作用 逐渐分解而生成氨(ammonia)或氢氧化铵(ammonium hydroxide),尿的酸性即经过中性而纤生碱性,于是便相应地产生沉淀。在酸性环境沉淀的有尿酸(uric acid),尿酸盐(urate),硫酸钙(calcium sulfate),磷酸氢钙(calcium hydrophosphate),有时尚有数种氨基酸;在碱性环境沉淀的有碳酸钙(calcium car bonate),磷酸镁铵(magnesium ammonium phosphate),磷酸钙(calcium phosphate),磷酸镁(magnesium phasphate),尿酸铵(ammonium ureate),草酸钙(calcium oxalate)等。故人尿的沉淀物组成是复杂的,但主成分是磷酸钙、尿酸钙(calcium ureate)。飞人中白成分应与人中白相仿;煅人中白主成分应是磷酸钙,可能尚含碳酸钙或石灰(lime)。

【炮制】人中白:置清水中漂洗4-7日,经常换水,取出,刮去杂质,日晒夜露15日,每日上下翻动一次,以无臭为度,晒干。煅人中白:取人中白置坩锅内,炭火煅至红色,取出,放凉。飞人中白:取人中白研成细未,再水飞至无声为度。

【性味】味咸;性凉

【归经】肺;心;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降火;止血化瘀。主肺痿劳热;吐血;衄血;喉痹;牙疳;口舌生疮;诸湿溃烂;烫火伤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3-6g。外用:适量,研末吹、掺或调敷。

【注意】《本草从新》:阳虚无火,食不消,肠不实者忌之。

【附方】1.治鼻衄经久不止:故绵五寸(烧灰),人中白一分。细研为散,每服以新汲水调下二钱。(《圣惠方》)2.治血汗鼻衄,五、七日不住:人中白不限多少,刮在新瓦上,用火逼干,研麝康香少许,酒下。(《经验方》)3.治喉痹、喉痈、喉癣、双乳蛾。口疳:人中白(煅)、青果核(煅)、鸡哺退壳(煅)、儿茶、冰片各等分)研吹。(《理沦骈文》)4.治走马牙疳:小便盆内白屑取下,入瓷瓶内,盐泥固济,煅红,研末,入麝香少许贴之。(《纲目》)5.治口舌生疮:溺桶七分,枯矾三分。研匀,有涎拭去,掺数次。(《濒湖集简方》)6.治小儿口疳:人中白(煅)、黄柏(蜜炙焦)为末,等分,入冰片少许,以青皮拭净,掺之。(《积德堂经验方》)7.治跌扑损伤闪挫,骨伤极重者:白秋霜研极细末,每服五分,好酒调下。(《积善堂经验方》)

【各家论述】1.《纲目》:人中白,降相火,消瘀血,盖咸能润下走血故也。今人病口舌诸疮,用之有效,降火之验也。......降火消瘀血,治咽喉口齿生疮,疳NI,诸窍出血,肌肤汗血。2.《本草经疏》:溺白垽,其味咸,气凉,无毒,能泻肝、肾、三焦、膀胱有余之火。《本经》疗鼻衄,及大明治劳热、肺痿、心膈热、吐血、赢瘦、渴疾者,以其能入诸经泻去火邪也。凉能除热,故又治汤火的疮。今人以之治口舌生疮、疳等证多效,是其除热降火之验也。3.《别录》:疗鼻衄、汤火伤。4.《唐本草》:主紧唇疮。5.《日华子本草》:治劳热,肺痿,心膈热,鼻洪吐血,瘦渴疾。6.《本草衍义补遗》:人中白,该置于风露下三年者,始可用也。......能泻肝火,散阴火。7.《本草蒙筌》:止肺痈唾血。8.《本草正》:烧研为未,大治诸湿溃烂,下疳恶疮,生肌长肉,善解热毒。9.《玉揪药解》:清心泄火,凉血止衄。

【摘录】《中华本草》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