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中医知识

糊剂与涂膜剂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糊剂:

糊剂实为一种含多量粉末的软膏剂,故有较高的硬度和较大的吸水能力以及较低的油腻性,主要用作保护剂。

根据其组成的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为脂肪性糊剂,其中所含的粉末有淀粉、氧化锌、白陶土、滑石粉、碳酸钙,碳酸镁等,含量一般在25%以上,甚至有高达70%者。此类糊剂的基质多用凡士林、羊毛脂或其混合物等,有的加入适量的药物增加其止痒、消炎等作用。另一类是水溶性凝胶糊剂,多以甘油明胶、淀粉、甘油或其它水溶性凝胶为基质制成,其中固体粉末的含量一般较脂肪性糊剂为少。

糊剂因含有多量的粉末成分,故可吸收脓性分泌液,且大量粉末在基质中形成一些孔隙;一般不妨碍皮肤的正常排泄,其作用多在皮肤表面,适于亚急性皮炎或湿疹等慢性皮肤病,对结痂成疮、轻度渗出性病变均适用。

水溶性凝胶糊剂常在使用脂肪性糊剂不适应时使用。例如在渗出液较多的创面上使用脂肪性糊剂时,由于分泌物不易混合,甚至阻留分泌液使之形成微生物繁殖的良好条件,因而使用水溶性凝胶糊较好,且洁净而极易洗去。

糊剂的制法通常是将药物粉碎成细粉,也有将药物按所含有效成分以渗漉法或其他方法制得浸膏,再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粘合剂或湿润剂,搅拌均匀,调成糊状,即得。应用时,取适量涂敷于患处的皮肤或粘膜土、隔一定时间更换,以保证药效。

涂膜剂:

涂膜剂系用有机溶媒溶解成膜材料(如聚乙烯醇缩甲乙醛;聚乙烯醇缩丁醛、火棉胶等)及药物而制成的一种外用涂剂。用时涂于患处,溶媒挥发后形成薄膜以保护创面,同时逐渐释放所含药物起治疗作用,例如治疗神经性皮炎的0.5%氢化可的松涂膜剂、烫伤涂膜剂、冻疮涂膜剂等。其成膜材料常用的为聚乙烯醇缩甲乙醛,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乙醇丙酮溶液,成膜性能较火棉胶好。制备工艺比较简单,不用裱背材料,不需特殊的机械设备,且使用方便;在某些皮肤病、职业病等防治方面显有较好的作用。

涂膜剂的一般制法涂膜剂中所含药物,如能溶于上述溶剂中,可直接加入溶解。如为中草药,则应先制成乙醇的提取液或其提取物的乙醇丙酮溶液,再加入到基质溶液中去。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