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中医知识

中药剂型与药效的关系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相同的中药方剂,由于配制剂型的不同,服后产生的药效、持续时间、作用特点都可能出现较大的差异。如果使用途径不同,甚至还会出现相反的作用,如天花粉口服剂清热化痰,注射剂仅可用于中期妊娠死胎引产。古人认为:“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丸者缓也,不能速去之。”充分肯定了选择剂型对发挥疗效的重要作用。即使同为丸剂,临床应用中选择水丸取其易化,蜜丸取其缓化,糊丸取其迟化,蜡丸取其难化。因此,只有充分认识到剂型与疗效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正确选取中药制剂,以增疗效。

现代生物药剂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衡量制剂疗效的首要因素是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对同一方剂而言,不同的给药途径吸收速度和生物利用度顺序如下:静脉>吸入>肌肉>皮下>直肠或舌下>口服>皮肤,而口服剂型的吸收速度则依次为:溶液型>混悬剂>散剂>胶囊>片剂>丸剂>包衣片、包衣丸。生物利用度高者疗效好,现分叙如下:

1.溶液型:以汤药为主,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均匀分散在液体中,质点<1nm(纳米),故吸收快而全,生物利用度最高。其中的酒剂和酊剂,因含有乙醇,可促进一些药物在胃中的吸收速率。

2.混悬剂:质点为500~2000nm,药物须从颗粒中溶解或释放后才被吸收,因此其生物利用度低于汤剂而高于其它固体制剂。

3.散剂:为粉末状,没有体内崩解过程,表面积大,仅受到胃肠液浸润、溶出速度的限制,故生物利用度高于其它固体剂型,服后奏效颇快。

4.胶囊剂:水溶性好,服后囊壳在胃中易破裂,药物可迅速分散、释放,生物利用度高于片剂和丸剂,吸收较快。

5.片剂:分为粉末片、半浸膏片、浸膏片、提纯片。因需加入粘合剂,压片时被挤紧,使药物的表面积大减,在胃内的崩解速率是影响吸收的主要因素,如加糖衣则使崩解时间更为延长,显效较慢。

6.丸剂:制备时加入了湿润剂或粘合剂,分为水丸、蜜丸、糊丸、蜡丸等,崩解较片剂更慢。近年制成的浓缩丸,崩解亦慢,新近问世的滴丸依靠基质在冷却液中收缩成型,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一般丸剂的吸收速率依次为:滴丸>浓缩丸>水丸>蜜丸>糊丸>蜡丸。

中药剂型的选用,常依据患者体质和病情而定。如体虚者常用蜜丸、口服安瓿、胶囊等缓和剂型;体实者用水丸、片剂;慢性病需长期服药,宜选蜜丸、糊丸、蜡丸、混悬型注射剂等,以维持较恒定的血药浓度和药效;短期用药则用汤剂、散剂、胶囊、水丸、片剂等,尽快使体内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治疗肿瘤等严重疾病,则应选混悬注射剂、乳浊型注射剂、脂质体注射剂等,通过淋巴系统运转,既可发挥长效作用,又可显著降低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且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增强了疗效。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