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中医文化

《新修本草》-卷第十八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目录>卷第十八\【菜上】
 
白瓜子
 
味甘,平、寒,无毒。主令人悦泽,好颜色,益气不饥。久服轻身耐老,主除烦满不乐,久悦泽。一名水芝,一名白瓜子。生嵩高平泽。冬瓜仁也,八月采之。
 
〔谨案〕《经》云∶冬瓜仁也,八月采之。以下为冬瓜仁说。《尔雅》云∶水芝瓜也,非谓冬瓜别名。据《经》及下条瓜蒂,并生嵩高平泽,此即一物,但以甘字似白字,后人误以为白也。若其不是甘瓜,何因一名白瓜?此即是甘瓜不惑。且朱书论甘瓜之效,墨书说冬瓜之功,功异条同,陶为深误矣。
 
案《广雅》∶冬瓜一名地芝,与甘瓜全别,墨书宜附冬瓜科下。
 
瓜蒂与甘瓜共条。《别录》云∶甘瓜子主腹内结聚,破溃脓血,最为肠胃脾内痈要药。本草以为冬瓜,但用蒂,不云子也。今肠痈汤中用之。俗人或用冬瓜子,非也。又案诸本草单云瓜子或云甘瓜子,今此本误作白字,当改从甘也。
 
<目录>卷第十八\【菜上】
 
白冬瓜
 
味甘,微寒。主除小腹水胀,利小便,止渴。
 
被霜后合取,置经年,破取核,水洗,燥,乃擂取仁用之。冬瓜性冷利,解毒,消渴,止烦闷,直捣、绞汁服之。
 
<目录>卷第十八\【菜上】
 
瓜蒂
 
味苦,寒,有毒。主大水,身面四肢浮肿,下水,杀蛊毒,咳逆上气,食诸果不消,病在胸腹中,皆吐下之。去鼻中息肉,疗黄胆。其花,主心痛,咳逆。生嵩高平泽,七月七日采,阴干。
 
瓜蒂多用早青蒂,此云七月七日采,便是甜瓜蒂也。人亦有用熟瓜蒂者,取吐乃无异,此止论其蒂所主耳。今瓜例皆冷利,早青者尤甚。熟瓜乃有数种,除瓤食不害人,若觉食多,入瓜甚大,今每即取藏经年食之。亦有再熟瓜,又有越瓜,人以作菹者,食之亦冷,并非药用耳。《博物志》云∶水浸至项,食瓜无数。又云斑瓜花有毒,分采之,瓜皮杀 虫也。
 
<目录>卷第十八\【菜上】
 
冬葵子
 
味甘,寒,无毒。主五脏六腑寒热,羸瘦,五癃,利小便,疗妇人乳难内闭,久服坚骨,长室山。十二月采。
 
黄芩为之使。
 
<目录>卷第十八\【菜上】
 
葵根
 
味甘,寒,无毒。主恶疮,疗淋,利小便,解蜀椒毒。叶,为百菜主,其心伤人。
 
以秋种葵,覆养经冬,至春作子,谓之冬葵,多入药用,至滑利,能下石淋。春葵子亦滑利,不堪余药用。根,故是常葵尔。叶尤冷利,不可多食。术家取此葵子,微炒令KT ,散着湿地,遍踏之。朝种葵暮生,远不过宿。又云取羊角、马蹄烧作灰,散于湿地,即生罗勒,俗呼为西王母菜,食之益人。生菜中,又有胡荽、芸台、白苣、邪蒿,并不可多食,大都服药通忌生菜耳。佛家斋,忌食薰渠,不的知是何菜?多言今芸台,憎其臭故也。
 
〔谨案〕罗兰香,避石勒讳故也。又薰渠者,婆罗门云阿魏是,言此草苗根似白芷,取根汁曝之如胶,或截根晒干,并极臭。西国持咒人禁食之。常食中用之,云去臭气。戎人重此,犹俗中贵胡椒、巴人重负 等,非芸台也。
 
<目录>卷第十八\【菜上】
 
苋实
 
味甘,寒、大寒,无毒。主青盲,白翳,明目,除邪,利大小便,去寒热,杀蛔虫。久服益气力,不饥轻身。一名马苋,一名莫实,细苋亦同。生淮阳川泽及田中,叶如蓝,十一月李云即苋菜也。今马苋别一种,布地生,实至微细,俗呼为马齿苋,亦可食,小酸,恐非今苋实。其苋实当是白苋,所以云细苋亦同,叶如蓝也。细苋即是糠苋,食之乃胜,而并冷利,被霜乃熟,故云十一月采。又有赤苋,茎纯紫,能疗赤下,而不堪食。药方用苋实甚稀,断谷方中时用之。
 
〔谨案〕赤苋,一名KT 。今苋实,亦名莫实,疑莫字误矣。赤苋,味辛,寒,无毒。主赤痢,又主射工、沙虱,此是赤叶苋也。马苋,亦名马齿草,味辛,寒,无毒。主诸肿 、疣目,捣揩之饮汁,主反胃,诸淋,金疮,血流,破血,症癖,小儿尤良;用汁洗紧唇,面 、马汁射工毒,涂之瘥。
 
<目录>卷第十八\【菜上】
 
苦菜
 
味苦,寒,无毒。主五脏邪气,厌谷胃痹,肠 ,渴热中疾,恶疮。久服安心益气,聪察,少卧,轻身耐老,耐饥寒,高气不老。一名荼草,一名选,一名游冬。生益州川谷,生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阴干。
 
疑此则是今茗。茗一名荼,又令人不眠,亦凌冬不凋,而嫌其止生益州。益州乃有苦菜,正英下,以注之。《桐君药录》云∶苦菜叶三月生扶疏,六月华从叶出,茎直花黄,八月实黑;实落根复生,冬不枯。今茗极似此,西阳武昌及庐江晋熙茗皆好,东人止作青茗。茗皆有 ,饮之宜人。凡所饮物,有茗及木叶天门冬苗,并菝 ,皆益人,余物并冷利。又巴东间别有真荼,火 作卷结,为饮亦令人不眠,恐或者此。俗中多煮檀叶及大皂李作荼饮,并冷。又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至苦涩。取其叶作屑,煮饮汁,即通夜不眠;煮盐人唯资此饮尔,交广最所重,客来先设,乃加以香 辈耳。
 
〔谨案〕苦菜,《诗》云∶谁谓荼苦;又云∶堇荼如饴,皆苦菜异名也。陶谓之茗,茗乃木类,殊非菜流。茗,春采为苦 。 音迟遐反,非途音也。案《尔雅·释草》云∶荼,苦菜。释木云∶ ,苦。二物全别,不得为例。又《颜氏家训》案《易统通卦验玄图》曰∶苦菜生于寒秋,经冬历春,得夏乃成。一名游冬。叶似苦苣而细,断之而有白汁,花黄似菊。此则与桐君略同,今所在有之也。苦 乃龙葵耳,俗亦名苦菜,非荼也。
 
<目录>卷第十八\【菜上】
 
 
味甘,温,无毒。主利肝气,和中。其实,主明目,目痛。
 
荠类又多,此是人可食者,生叶作菹、羹亦佳。《诗》云∶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又疑荼是菜类矣。
 
<目录>卷第十八\【菜上】
 
芜菁及芦菔
 
味苦,温,无毒。主利五脏,轻身益气,可长食之。芜菁子,主明目。
 
芦菔是今温菘,其根可食,叶不中啖。芜菁根乃细于温菘,而叶似菘,好食。西川惟种此,而其子与温菘甚相似,小细耳。俗方无用,服食家亦炼饵之,而不云芦菔子,恐不用也。俗人蒸其根及作菹,皆好,但小熏臭耳。又有赤根,细而过辛,不宜服也。
 
〔谨案〕芜菁,北人又名蔓菁,根、叶及子,乃是菘类,与芦菔全别,至于体用亦殊。今言芜菁子似芦菔,或谓芦菔叶不堪食,兼言小熏体,是江表不产二物,斟酌注铭,理丧其真耳。其蔓菁子,疗黄胆,利小便。水煮三升,取浓汁服,主症瘕积聚;少饮汁,主霍乱,心腹胀;末服,主目暗。其芦菔别显后条。
 
<目录>卷第十八\【菜上】
 
莱菔根
 
味辛、甘,温,无毒。主散服及炮煮服食,大下气,消谷,去痰 ,肥健人,生捣汁服,主陶谓温菘是也。其嫩叶为生菜食之。大叶熟啖,消食和中。根效在芜菁之右。(新附)
 
<目录>卷第十八\【菜上】
 
龙葵
 
味苦,寒,微甘,滑,无毒。食之解劳少睡,去虚热肿。其子疗疔疮肿,所在有之。
 
即关河间谓之苦菜者,叶圆花白,子若牛李子,生青、熟黑,但堪煮食,不任生啖。(新附)
 
<目录>卷第十八\【菜上】
 
 
味甘,温,无毒。主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解酒渴。
 
菜中有菘,最为恒食,性和利人,无余逆忤,今人多食。如似小冷,而又耐霜雪。其子可作油,敷头长发;涂刀剑,令不锈。其有数种,犹是一类,正论其美与不美耳。服药有甘草而食菘,即令病不除。
 
〔谨案〕菘菜不生北土,有人将子北种,初一年半为芜菁,二年菘种都绝;将芜菁子南种,亦二年都变成土地所宜,颇有此例。
 
其子亦随色变,但粗细无异尔。
 
菘子黑,蔓菁子紫赤,大小相似。惟芦菔子黄赤色,大数倍,复不圆也。其菘有三种∶有牛肚菘,叶最大浓,味甘;紫菘叶薄细,味少苦;白菘似蔓菁也。
 
<目录>卷第十八\【菜上】
 
 
味辛,温,无毒。归鼻。主除肾邪气,利九窍,明耳目,安中,久服温中。
 
似菘而有毛,味辣,好作菹,亦生食。其子可藏冬瓜。又有茛,以作菹,甚辣快。
 
〔谨案〕此芥有三种∶叶大粗者,叶堪食,子入药用,熨恶注至良;叶小子细者,叶不堪食,其子但堪为齑耳;又有白芥子,粗大白色,如白粱米,甚辛美,从戎中来。《别录》云∶子主射工及注气发无恒处,丸服之,或捣为末,醋和涂之,随手验也。
 
<目录>卷第十八\【菜上】
 
苜蓿
 
味苦,平,无毒。主安中,利人,可久食。
 
长安中乃有苜蓿园,北人甚重此,江南人不甚食之,以无气味故也。外国复别有苜蓿草,以〔谨案〕苜蓿茎叶平,根寒。主热病,烦满,目黄赤,小便黄,酒疸。捣取汁,服一升,令人吐利,即愈。
 
<目录>卷第十八\【菜上】
 
荏子
 
味辛,温,无毒。主咳逆,下气,温中,补体。叶,主调中,去臭气。九月采,阴干。
 
荏状如苏,高硕白色,不甚香,子共研之,杂米作糜,甚肥美,下气,补血。东人呼为,故也。榨其子作油,日煎之,即今油帛及和漆用者,服食断谷亦用之,名为重油。
 
〔谨案〕《别录》∶荏叶,人常生食,子故不及苏。言为重油入漆及油绢帛,此乃用大麻子油,非用此也。漆及油帛,江左所无,故陶为谬误也。
 
<目录>卷第十八\【菜中】
 
蓼实
 
味辛,温,无毒。主明目,温中,耐风寒,下水气,面目浮肿,痈疡。叶归舌,除大小肠邪气,利中益志。马蓼,去肠中蛭虫,轻身。生雷泽川泽。
 
此类又多,人所食有三种∶一是紫蓼,相似而紫色;一是香蓼,亦相似而香,并不甚辛,而常有,其叶有圆、有尖,以圆者为胜,所用即是此。干之以酿酒,主疗风冷,大良。马蓼生下湿地,茎斑,叶大有黑点。亦有两三种,其最大者名茏古,即是荭草,以在上卷中品。
 
〔谨案〕《尔雅》云∶荭,一名茏古,大者名 则,最大者,不名茏古,陶误呼之。又有水蓼,叶大似马蓼,而味辛。主被蛇伤,捣敷之;绞汁服,止蛇毒入腹心闷者;又水煮渍脚捋之,消香港脚肿。生下湿地水旁。
 
<目录>卷第十八\【菜中】
 
葱实
 
味辛,温,无毒。主疗明目,补中不足。其茎葱白,平,可作汤,主伤寒,寒热,出汗,中痛,喉痹不通,安胎,归目,除肝邪气,安中,利五脏,益目精,杀百药毒。葱根,主伤寒头痛。
 
葱汁,平,温。主溺血,解藜芦毒。
 
〔谨案〕葱有数种,山葱曰 葱,疗病似胡葱,主诸恶 ,狐尿刺毒,山溪中沙虱,射工亦兼小蒜、茱萸辈,不独用也。其人间食葱,又有二种∶有冻葱,即经冬不死,分茎栽莳而无子;又有汉葱,冬则叶枯。
 
食用入药,冻葱最善,气味亦佳也。
 
<目录>卷第十八\【菜中】
 
 
味辛、苦,温,无毒。主金创创败,轻身,不饥耐老,归骨。菜芝也。除寒热,去水气,温疮,中风寒水肿以涂之。生鲁山平泽。
 
葱、薤异物,而今共条。《本经》即无韭,以其同类故也,今亦取为副品种数。方家多用葱白及叶中涕,名葱苒,无复用实者。葱亦有寒热,其白冷术所用。薤又温补,仙方及服食〔谨案〕薤乃是韭类,叶不似葱,今云赤、白二种∶白者补而美;赤者主金创及风,苦而无味,今别显条于此。
 
<目录>卷第十八\【菜中】
 
 
味辛、微酸,温,无毒。归心,安五脏,除胃中热,利病患,可久食。子,主梦泄精,溺白。根,主养发。
 
韭子入棘刺诸丸,主漏精;用根,入发膏;用叶,人以煮鲫鱼 ,断卒下痢,多验。但此菜殊辛臭,虽煮食之,便出犹奇熏灼,不如葱、薤熟则无气,最是养性所忌也。生姜是常食物,其以随干姜在中品,今依次入食,更别显之,而复有小异处,所以弥宜书。生姜,微温,辛,归五脏,去痰下气,止呕吐,除风邪寒热。久服少志、少智,伤心气,如此则不可多食长御,有病者是所宜也耳。今人啖诸辛辣物,惟此最恒,故《论语》云∶“不撤姜食”。言多耳。
 
〔谨案〕姜,久服通神明,主风邪,去痰气,生者尤良。《经》云∶久服通神明,即可常啖也。今云少智、少志,伤心气,不可多服者,误为此说,检无所据也。
 
<目录>卷第十八\【菜中】
 
白荷
 
微温。主中蛊及疟。
 
今人乃呼赤者为 荷,白者为覆菹,叶同一种耳,于人食之,赤者为胜。药用白者。中蛊者服其汁,并卧其叶,即呼蛊主姓名。亦主诸溪毒、沙虱辈,多食损药势,又不利脚。人家种白 荷,亦云辟蛇。
 
〔谨案〕根主诸恶疮,杀螫蛊毒。
 
根心主稻麦芒入目中不出者,以汁注目中即出也。
 
<目录>卷第十八\【菜中】
 
 
味甘、苦,大寒。主时行壮热,解风热毒。
 
即今以杂作 蒸者。 ,作甜音,亦作忝。时行热病初得,便捣饮汁皆除瘥。
 
〔谨案〕此作羹食之,亦大香美也。
 
<目录>卷第十八\【菜中】
 
 
味辛,温。主下气,除寒中,其子尤良。
 
叶下紫色而气甚香。其无紫色不香似荏者,名野苏,不任用。子主下气,与橘皮相宜同疗也。
 
<目录>卷第十八\【菜中】
 
水苏
 
味辛,微温,无毒。主下气,杀谷,除饮食,辟口臭,去毒,辟恶气。久服通神明,轻身耐老,主吐血、衄血、血崩。一名鸡苏,一名劳祖,一名芥苴,一名瓜苴,一名道华。生九真池泽,七月采。
 
方药不用,俗中莫识。昔九真辽远,亦无能识访之。
 
〔谨案〕此苏,生下湿水侧,苗似旋复,两叶相当,大香馥。青、济、开、河间人名为水苏,江左名为荠苎,吴会谓之鸡苏。主吐血、衄血、下气、消谷大效。
 
而陶更于菜部出鸡苏,误矣。今以鸡苏为水苏之一名,复申吐血、衄血、血崩六字也。
 
<目录>卷第十八\【菜中】
 
假苏
 
味辛,温,无毒。主寒热鼠 ,瘰 生疮,结聚气破散之,下瘀血,除湿痹。一名鼠 ,一方药亦不复用。
 
〔谨案〕此药,即菜中荆芥是也,姜、荆声讹矣。先居草部中,今人食之,录在菜部也。
 
<目录>卷第十八\【菜中】
 
香薷
 
味辛,微温。主霍乱腹痛吐下,散水肿。
 
处处有此,惟供生食。十月中取,干之,霍乱煮饮,无不瘥。作煎,除水肿尤良之也。
 
<目录>卷第十八\【菜中】
 
薄荷
 
味辛、苦,温,无毒。主贼风伤寒发汗,恶气心,腹胀满,霍乱,宿食不消,下气,煮汁服,亦堪生食。人家种之,饮汁发汗,大解劳乏。
 
茎方,叶似荏而尖长,根经冬不死,又有蔓生者,功用相似。(新附)
 
<目录>卷第十八\【菜中】
 
秦荻梨
 
味辛,温,无毒。主心腹冷胀,下气,消食。人所啖者,生下湿地,所在有之。(新附)
 
<目录>卷第十八\【菜下】
 
苦瓠
 
味苦,寒,有毒。主大水,面目四肢浮肿,下水,令人吐。生晋地川泽。
 
瓠与冬瓜,气类同辈,而有上下之殊,当是为其苦者耳。今瓠自忽有苦者如胆,不可食,非亦是瓠类,小者名瓢,食之乃胜瓠。凡此等,皆利水道,所以在夏月食之,大理自不及冬瓜矣。
 
〔谨案〕瓠与冬瓜、瓠 ,全非类例,今此论性,都是苦瓠耳。陶谓瓠中苦者,大误矣。瓠中苦者,不入药用。冬瓜自依前说,瓠 与瓠,又须辨之。此三物苗叶相似,而实形亦有异。瓠味皆甜,时有苦者,而似越瓜,长者尺余,头尾相似。其瓠 形状,大小非一。瓠,夏中便熟,秋末并枯;瓠 夏末始实,秋中方熟,取其为器,经霜乃堪。瓠与甜瓠 ,体性相类,但味甘冷,通利水道,止渴,消热,无毒,多食令人吐。苦瓠 为疗,一如经说;然瓠苦者不堪食,无所主疗,不入方用。而甜瓠 与瓠子,啖之俱胜冬瓜,陶言不及,乃是未悉。此等元种名别,非甘者变为而苦也。其苦瓠 ,味苦,冷,有毒。主水肿、石淋,吐呀嗽,囊结,疰蛊,淡饮。或服之过分,令人吐利不止者,宜以黍穣灰汁解之。又煮汁渍阴,疗小便不通也。
 
<目录>卷第十八\【菜下】
 
 
味甘,平,无毒。主疗女子赤沃,止血,养精,保血脉,益气,令人肥健嗜食。一名水英论 主疗,乃应是上品,未解何意,乃在下。其二月、三月作英时,可作菹及熟KT食之,亦有渣 ,可为生菜,此 亦可生啖,俗中皆作芹字也。
 
〔谨案〕芹花,味苦。主脉溢。出无用条。
 
<目录>卷第十八\【菜下】
 
马芹子
 
味甘、辛,温,无毒。主心腹胀满,下气,消食,调味用之,香似橘皮,而无苦味。
 
生水泽旁,苗似鬼针、 菜等,花青白色;子黄黑色,似防风子。(新附)
 
<目录>卷第十八
 
【菜下】
 
味甘,寒,无毒。主消渴,热痹。
 
性寒,又云冷,补,下气,杂鲤鱼作羹,亦逐水。而性滑,服食家不可多啖也。
 
〔谨案〕 久食大宜人。合鲋鱼为羹,食之,主胃气弱不下食者,至效。又宜老人,此应在上品中名丝 ,味甜,体软;霜降以后,至十二月,名环 ,味苦,体涩,取以为羹,犹胜杂菜。
 
<目录>卷第十八\【菜下】
 
落葵
 
味酸,寒,无毒。主滑中散热。实,主悦泽人面。一名天葵;一名繁露。
 
又名承露,人家多种之。叶惟可 ,性冷滑,人食之,为狗所啮作疮者,终身不瘥。
 
其子紫色,女人以渍粉敷面为假色,不入药用也。
 
<目录>卷第十八\【菜下】
 
蘩蒌
 
味酸,平,无毒。主积年恶疮不愈。五月五日日中采,干,用之当燔。
 
此菜人以作羹。五月五日采,曝干,烧作屑,疗杂恶疮,有效。亦杂百草取之,不必止此一种尔。
 
〔谨案〕此草,即是鸡肠也,俱非正经所出。而二处说异,多生湿地坑渠之侧,一名百滋草。流俗通谓鸡肠,雅士总名蘩蒌。《尔雅》物重名者,并云一物两名也。
 
<目录>卷第十八\【菜下】
 
 
味辛,微温。主蠼 溺疮,多食令人气喘。
 
俗传言食蕺不利人脚,恐由闭气故也。今小儿食之,便觉脚痛。
 
〔谨案〕此物,叶似荞麦,肥地亦能蔓生,茎紫赤色,多生湿地、山谷阴处。山南江左人,好生食之,关中谓之菹菜也。
 
<目录>卷第十八\【菜下】
 
 
味辛,温,有毒。主散痈肿、KT 疮,除风邪,杀毒瓦斯。独子者,亦佳。归五脏。久服伤人,损目明。五月五日采之。
 
今人谓葫为大蒜,谓蒜为小蒜,以其气类相似也。性最熏臭,不可食。俗人作齑以啖脍肉,损性伐命,莫此之甚。
 
此物唯生食,不中煮,用以合青鱼 食,令人发黄耳。取其条上子,初种之,成独子葫;明年则复其本也。
 
〔谨案〕此物煮为羹 ,极俊美,熏气亦微。下气,消谷,除风,破冷,足以馔中之俊。而注云不中煮,自当是未经试尔。
 
<目录>卷第十八\【菜下】
 
 
味辛,温,无毒,归脾肾。主霍乱,腹中不安,消谷,理胃,温中,除邪痹毒瓦斯。五月五小蒜生叶时,可煮和食。至五月叶枯,取根名 子,正尔啖之,亦甚熏臭。味辛,性热,主亦主溪毒。食之损人,不可长用之。
 
〔谨案〕此蒜与胡葱相得,主恶 毒、山溪中沙虱水毒大效。
 
山人、俚、獠时用之。
 
<目录>卷第十八\【菜下】
 
堇汁
 
味甘,寒,无毒。主马毒疮,捣汁洗之,并服之。堇,菜也,出《短剧》方。《万毕方》云此菜野生,非人所种。俗谓之堇葵,叶似蕺,花紫色者。(新附)
 
<目录>卷第十八\【菜下】
 
芸台
 
味辛,温,无毒。主风游丹肿,乳痈。
 
《别录》曰∶春食之,能发膝痼疾。此人间所啖菜也。(新附)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