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中药检索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在中岳嵩山中,有一樵夫,一日进山砍柴,忽遇一只恶狼向他扑来,好在他眼急腿快,拼命奔走,方才免为狼食。但因惊吓过度,回家后得一怪病,失音不能言语,多天难愈。一日,遇一僧人路过,自称能治此病。那僧人取出一块似铜非铜、似金非金的东西,研末后让樵夫用茶水调服。樵夫服药后,很快便感觉浑身轻松,失音不语的症状随即消失。樵夫向那僧人询问药物的名药,那僧人并不作答,只是连声念起“阿密陀佛!阿密陀佛!”后来,那樵夫在一家银匠家里发现炼银炉炉底的残渣很象那僧人给他治病的药,便也试着给人治病,果然也有效果,别人问他这药的名字,他一时无言以对,因想起僧人给他治病时口念“密陀”,便灵机一动,说这药名叫“密陀僧”。
传说,宋朝时福建漳州有母女俩相依为命。女儿名叫水仙,病得很重,老妈妈好不容易弄来一碗鸡蛋汤要喂她。这时,门外有一乞丐饿昏在地,水仙让出鸡蛋汤给乞丐吃。乞丐得救后,深为水仙精神感动,就从衣袋里掏出一个像葱头样的东西说:“把它栽在水里,用它开的花煎汤给姑娘喝,姑娘就会药到病除的”。后来,姑娘喝了用那花煎的汤,果然病好了。人们为了记住水仙救人又被人救这件事,就把这种花叫做“水仙花”。
从前,有两位花郎,常在一起沿村讨饭,日久天长,两个人感情渐渐深厚,即结拜为兄弟。他俩白日讨饭,夜间同宿于破古庙中。一天,弟弟手指突发疔疮,疼痛难忍,红肿发亮。哥哥焦急如焚,心想若不及时诊治,手指有烂掉危险。于是,他带其弟前去寻医。离此不远有座东阳镇,有一家“济生堂”药铺,既治病又卖药,有一种自制治疗疔疮外用药。老板见是花郎讨花,就以先拿五两银子再给药为借口,将两个花郎拒之门外。无奈俩弟兄离开东阳镇,来到一片山坡地,弟弟疼痛难忍。这时,太阳快落山了,满天霞光照在山坡上,有一种紫草花在眼前耀耀生辉,哥哥顺手掐了几朵放在嘴里嚼嚼,觉得苦丝丝的,便又吐在手心里。此时弟弟的手指头火烧火燎心难受,哥哥顺手将刚刚吐出来的花瓣按在弟弟的手指头上。过了一会儿,弟弟感到手指头凉荫荫的,比刚才舒坦些了,又过了一个时辰,弟弟的手指头竟不痛了。他们又采一些带回庙中捣烂糊在手指头上,并用紫花草熬水喝了下去,安安静静地睡了一夜。第二天早晨,肿痛果然消了。过了二天后,疔疮竟奇迹的全部好了。
马齿苋,老百姓叫“马齿菜”,原来只作为野菜食用,后来才逐渐成为中药的。
宋太祖赵匡胤登基不久,因劳累过度,饮食起居缺乏节制,竟患了“缠腰蛇丹”,其宿疾哮喘一并发作。医官们绞尽脑汁,但无回春之术。有人荐举河南商丘一位民间医生张清理为其医治,太祖下诏请张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