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产宝》发喘 |
属性:发喘乃产后第一危症。盖肺受脾禀。此时血亡气脱。肺不能运气。生脉以顺呼吸而喘作矣。若不速治。多致不救。
|
|
|
|
《产宝》气短 |
属性:似喘非喘。气不相续。有兼痰兼热之分。亦或头痛发热恶寒。有似外感。切勿作外感治。以生化益气汤主之。
|
|
|
|
《产宝》妄言妄见 |
属性:心藏神。肝藏魂。心有血而神存。肝得血而能视。产后气血暴虚。神魂无所根据倚。以致言语无伦。而目多妄见。万弗认为鬼邪。信用符水。往往不救。如块痛未除。先服安神汤。块痛已除。急须服补元汤。以培养气血。自获全效。此一定法也。
|
|
|
|
《产宝》类疟 |
属性:产后半月内外。寒热往来。其发有期。有类疟症。此由气血两竭。阳虚寒作而阴虚发热也。惟调其气。补其血。则寒热自除。慎勿用柴胡以发表。芩连栀柏以退热。多致危殆不救。当以人参养胃汤。参术膏。日夜间服。
|
|
|
|
《产宝》类中风 |
属性:气血暴竭。肢体无以濡养。忽然牙关紧闭。筋脉拘挛。两手搐搦。有类中风。或虚火上泛有痰。切勿误用治风消痰之剂。以重其虚。当以滋荣活络汤治之。
|
|
|
|
《产宝》类伤寒 |
属性:产后发热。恶寒头痛。勿误为太阳症。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勿误为少阳症。凡此皆因气血两虚。阴阳不和。有类外感而实非外感也。即或偶冒风寒。亦当以末治之。夫以脱血之后。而有发热恶寒。头疼胁痛等症。设投以散剂。重发其汗。则病未消。而元气已消。其害可胜言哉。仲景云。亡血家慎勿发汗。丹溪云。产后万不可表。斯言尽之矣。况生化汤有芎姜二味。亦寓发散之义。就本方照后量加之法。速服数剂。诸症自除。
|
|
|
|
《产宝》手足厥冷 |
属性:产时用力过多。劳倦伤脾。孤脏不能自主。故手足逆冷而厥气上行。经云。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是也。非大补不能回阳。岂是芎归数钱。照常一日一服。而能扶将绝之气血耶。必于生化汤中倍加人参。一昼夜服二三剂。使药气接续不断。则气血旺而精神复。厥症自止矣。若服药而口渴。另用生脉散以代茶助津。以救脏燥也。或四肢逆冷泻痢。有类伤寒阴症。仍服生化汤倍加人参。酌加附子四五分。生黄 二钱。则可回阳止逆。经云。厥气上行。满脉去形。谓逆气上行满于经络。则神气渐散矣。大抵手足厥冷。由于气血并竭。神将离而机欲息。仅此呼吸一线之留。设非大剂参 。
|
|
|
|
《产宝》血崩血晕 |
属性:血崩宜审血色之红紫。形色之虚实。如血紫有块。宜去其败血。若留之反作痛。不可以崩论。如鲜红之血大来。乃是心因惊伤不能生血。肝因怒伤。不能藏血。脾因劳伤。不能统血。当以崩治之。宜于生化汤中加荆芥穗五分。连服几剂则行中有补而血安矣。若形脱气促。或有汗晕厥。牙关紧闭。昏乱将绝。先用韭菜数十茎。细切放酒壶内。以滚醋一碗泡入。将大口塞住。以小口对鼻孔熏之。速煎生化夺命汤灌救。如气欲绝。药不能入。即将鹅毛管插口内。用酒杯盛三四分灌之。如灌下腹渐温暖。连服数剂可活。再用绵衣烘热。替换揉腹。方无他患。如产后半月崩来。又宜滋荣益气汤以升举之。世医治崩。每以棕灰止之。此治末之法。即有偶效。祸不旋踵慎之。
|
|
|
|
《产宝》块痛 |
属性:产后腹有血块。是胎前余血之所积也。夫妇人以经脉为主。二七而天癸至。三旬一见。以象月盈则亏。行之有常。
|
|
|
|
《产宝》胞衣不下 |
属性:有由产母才送儿出。无力送衣者。有历时既久或乘冷气。则血道凝涩。而衣不下者。有胎前素弱。至血枯而衣停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