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雷公炮炙论》上卷-曾青 |
雷公云∶凡使,勿用夹石及铜青。 若修事一两,要紫背天葵、甘草、青芝草三件,干、湿各一镒,并细锉,放于一瓷埚内,将曾青于中,以东流水二镒并诸药等,缓缓煮之,五昼夜,勿令水火失;时足取出,以东流水 |
|
|
|
《雷公炮炙论》上卷-滑石 |
雷公云∶凡使,有多般,勿误使之。有白滑石、绿滑石、乌滑石、冷滑石、黄滑石。其白滑石如方解石,色白,于石上画有白腻纹,方使得;滑石绿者,性寒,有毒,不入药中用;乌滑石似色,画石上有青白腻纹,入用妙也 |
|
|
|
《雷公炮炙论》上卷-芒硝 |
雷公云∶凡使,先以水飞过,用五重纸滴过,去脚,于铛中干之,方入乳钵,研如粉任用。 芒硝是朴硝中炼出,形似麦芒者,号曰芒硝。 ●
|
|
|
|
《雷公炮炙论》上卷-硝石 |
雷公云∶凡使,先研如粉,以瓷瓶子于五斤火中令通赤;用鸡肠菜、柏子仁和作一处,分丸如小帝珠子许,待瓶子赤时,投硝石于瓶子内,帝珠子尽为度。其硝石自然伏每四两硝石,用鸡肠菜、柏子仁共十五个。 ●< |
|
|
|
《雷公炮炙论》上卷-白矾 |
雷公云∶凡使,须以瓷瓶盛,于火中令内外通赤,用钳揭起盖,旋安石蜂窠于赤瓶子中,烧蜂窠尽为度;将钳夹出,放冷,敲碎,入钵中研如粉后,于屋下掘一坑,可深五寸,却,以纸裹,留坑中一宿,取出,再研。 |
|
|
|
《雷公炮炙论》上卷-钟乳 |
雷公云∶凡使,勿用头粗浓并尾大者,为孔公石,不用。色黑及经大火惊过,并久在地上收者,曾经药物制者,并不得用。须要鲜明、薄而有光润者,似鹅翎筒子为上,有长五、六寸者。 凡修事法∶以五香水煮过一伏 |
|
|
|
《雷公炮炙论》上卷-云母 |
雷公云∶凡使,色黄黑者,浓而顽;赤色者,经妇人手把者,并不中用。须要光莹如冰色者为上。 凡修事一斤,先用小地胆草、紫背天葵、生甘草、地黄汁各一镒,干者细锉,湿者取汁;了,于瓷锅中安云母并诸药了 |
|
|
|
《雷公炮炙论》上卷-朱砂 |
雷公云∶凡使,宜须细认取,诸般尚有百等,不可一一论之。有妙硫砂,如拳许大,或重一镒,有十四面,面如镜,若遇阴沉天雨,即镜面上有红浆汁出;有梅柏砂,如梅子许大,夜有光生,照见一室;有白庭砂,如帝珠子 |
|
|
|
《雷公炮炙论》序 |
若夫世人使药,岂知自有君臣。既辨君臣,宁分相制。只如毛(今盐草也)沾溺,立销班肿之毒;象胆挥粘,乃知药有情异。鱼插树,立便干枯;用狗涂之(以犬胆灌之,插鱼处立如故也),却当荣盛。无名(无名异形似玉 |
|
|
|
《雷公炮炙论》 |
(公元 588 年)刘宋,雷斅着。三卷。是论述药物加工制作的专书。原书已佚,其内容散见于《证类本草》中,近人有辑本。
南北朝·刘宋、雷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