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名医:费绳甫
费绳甫(1851~1914年)字承祖,禀承家学,和每有独到之处,治病能兼取东垣、丹溪二家之长,治虚劳主清润平稳,养胃阴则主气味甘淡,独树一帜,成为宗派,有“近代一大宗”之称。求诊者日以百计,中年迁沪,以善治危、大、奇、急诸病享誉于时,因忙于业务,无暇著述,仅于诊余之暇,口授经验。费氏子孙辈皆伟其业。 孟河费氏,数世业... |
名医:丁甘仁
丁甘仁(1865~1926),名泽周,江苏孟河人近代著名中医学家。学有渊源,先受教于其兄松溪(费伯雄之徒),继受业于圩塘马仲清,又从巢氏习外科,故通晓内科及外、咽喉科。丁氏先行医于苏州等地,后徙居沪上,先后设诊所于仁济善堂及凤阳路等处,临证多佳效,声誉日隆。1915年始,与夏应堂、谢利恒等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及女子中医专门学... |
名医:王慰伯
王慰伯(1894~1948年), 男,汉。江苏昆山南乡星卖村王氏,世以擅治伤寒温病名闻乡里。自济堂公以来,代有传人,传至慰伯公医名更著,远近求治者甚众。其治病法度,颇为严谨,辨辩证精确,用药果断,多中肯綮,每挽危救殆于旦夕间,是以声誉卓然。抗战前一年,应章太炎、曹亚伯诸贤之邀,迁沪行医道,设诊海上。翌年八.一... |
名医:王仲奇
王仲奇(1881—1945年),安徽歙县人。出身于一个中医世家,自曾祖于履中先生习岐黄始,传至其先人王养涵先生时,名著江、浙、皖、赣间,特被称为“新安王氏医学”(《歙县志》)。先生十五岁时即从父学医,然养涵公中年早逝,先生益加奋发,德承家学,1903年开始在故乡悬壶执诊,声名日盛,以致“到门就诊,昼则纷扰不堪;奔... |
名医:陆渊雷
陆渊雷(1894~1955年),名彭年。上海市川沙县人,少曾从朴学大师姚孟醺治经学、小学,遍览诸子百家。工书法、金石,对天文历算及医术造诣尤深,通晓英、法、德日诸国文字。其父儒而知医,常称医道能愈人疾苦,勉励其学医。早岁曾问学于章炳麟先生,并从名医恽铁樵探究医学。1928年先后在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上海中国医学院... |
名医:张赞臣
张赞臣(1904-1993年),名继勋,以字行,晚号壶叟。江苏武进蓉湖人。世操医业, 家学渊博,幼承庭训,受其父伯熙公教诲,在医学方面奠定了基础。年方弱冠,背井来沪,为博采众长,先就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复转学于上海中医学院,由于勤恳好学,颇多创见,深得当代名医谢利恒、曹颖甫、包识生诸前辈之器重。卒业后,悬...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