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联系我们
反馈
设为首页
声明
网站地图
收藏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针灸大全搜索:
灸法
腧穴学
经络学
针灸治疗
针灸技术
急症针灸
针灸意外预防
针灸保健
医药网
>
中医药频道
>
针灸大全
> 针灸意外预防 > 意外腹绞痛
剌灸法禁忌
穴位禁忌
内脏损伤
神经系统损伤
血管损伤
针灸感染与折针
针灸反应
内科病症
外科病症
妇产科病症
儿科病症
五官科病症
皮肤科病症
针灸大全 意外预防
- 意外腹绞痛 -
【概述】
针刺还可导致其它一些神经系统方面的损伤,如刺激腹部或下肢与腹部相关的穴位可因刺激内脏神经而引起同内脏功能紊乱。此类情况临床上虽不多见,但确实存在,故应引起注意。其中以针刺激发腹部疼痛或疼痛加重较为常见,最早报道于上世纪60年代
[1]
。除体针外,耳针引起腹痛的案例也有报道。
【损伤原因】
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从已有的临床报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穴位原因 可能引起或加重疼痛的穴位以腹部穴为主,包括天枢、中脘、上脘、及腹部阿是穴,如某一40岁女性患者,其下腹部有一拳头大小的包块,本来没有任何痛感,但经针刺局部穴位后,反而引起剧烈疼痛
[2]
。尚有下肢部穴位如足三里、阑尾穴和三阴交。
二、操作原因 一般多与刺激手法过于强烈有关。但亦有报道用中等刺激强度引起的。如某一33岁男性患者,长期慢性胃痛,腹部胀满、疼痛,在本单位诊所施行针刺治疗。某次穴取天枢、上脘、中脘、足三里等,均予中等刺激手法。起针3h后,患者腹痛加剧,冷汗淋漓,伴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呼吸浅表,气息奄奄,脉象微弱而数,全腹部压痛呈强阳性。随之注入强心、镇静、缓解平滑肌痉挛的药物,疼痛逐渐停止而全身症状亦消失
[3]
。
三、病理原因 从已有的临床资料分析,所有病例均原有病症,可以是功能性的病症也可以是是器质性的。其中,引发腹痛的以原有腹部病症者为主。
【临床表现】
以腹部绞痛为主症。一般有腹部有慢性疼痛或其它病病症史,在针灸治疗过程中,或针后不久,出现剧烈腹痛,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脉象微弱等症状。同时,全腹可有显著压痛,或腹部膨隆,肠鸣音亢进等体征。有些患者尚可能导致肠痉挛,乃至不全性或完全性肠梗阻。
【预防方法】
为预防针刺引发腹部疼痛或加重,对急腹症及慢性腹痛病人,开始针刺时刺激量不宜太大,可逐步加重,同时在针刺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以便及时采取措施。痛觉缺失,目前仅见个案报道,尚未总结出有效的预防方法。
【处理方法】
对针后腹痛或腹痛加重者,应首先停止针刺,并进行严格的体格检查。如为肠痉挛或不全性肠梗阻,可采用阿托品等解痉剂,如为完全性肠梗阻,可考虑手术治疗。
本栏目仅供学习与参考,切勿模仿施治!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
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