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企业大全 医药站点 产品供求 医药搜索 医药研发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治未病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中医诊断
辨证
病因 气血津液 脏腑 经络 六经 卫气营血 三焦

常见病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   泌尿系统
造血系统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传染病
恶性肿瘤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脏腑辨证
脏腑兼证

    凡同时出现两个以上脏腑病证的称为脏腑兼证。人体是一个整体,脏腑之间在生理上有着互相资生、制约的有机联系。病理上也同样,当某一脏或某一腑发生病变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影响另一脏或另一腑,从而导致病证。脏腑病证之间的相互传变,取决于两脏腑之间的关系。具有表里、生克、乘侮关系的脏腑容易发生传变,反之则较少。

 


肺脾气虚
    
    本证是肺脾两脏气虚,功能减弱所致的病证。多由久病肺气虚弱,影响及脾,导致脾气亦虚;或劳倦伤脾,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肺失所养,而致肺气虚;或其他慢性病影响肺脾两脏等引起。
    
    主要临床表现:咳喘不止,短气乏力,痰多稀白,食欲不振,腹胀便塘,声低懒言,面色(白光)白,或面浮足肿,舌淡苔白,脉细弱。
    
    病机分析:本证以肺脾两虚所...

心肺气虚
    
    心肺气虚证是心肺两脏气虚、功能减弱所致的病证。多由肺有宿疾,肺气虚弱,影响心脏而致心气虚弱;或高年脏腑亏损,或思虑过度,暗耗心气,进而影响肺脏等引起。
    
    主要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咳喘气短,动则加剧,神疲乏力,面色皖白,自汗,声音低怯,胸闷,痰液清稀,舌淡苔白,脉沉弱或结代。
    
    病机分析:本证以心肺气虚见心悸咳喘等为特...

心肾阳虚
    
    心肾阳虚证是心肾两脏阳气虚衰,阴寒之邪内盛所致的病证。多由外感寒邪,或素体阳虚,久病体虚,劳倦内伤等引起。
    
    主要临床表现:心悸怔仲,神疲乏力,畏寒肢冷,或小便不利,面目肢体浮肿,唇甲淡暗或青紫,舌淡紫,苔白滑,脉沉细。
    
    病机分析:本证以阴寒内盛、功能减弱为特征。
    
    心主血脉神明,心阳虚,心失所养,则心悸怔忡,...

心肝血虚
    
    心肝血虚证是心肝两脏血液亏虚,心肝两脏失于濡养,功能减退所致的病证。多由体虚久病,阴血虚少,或失血过多,或他脏病变累及心肝两脏等引起。心肝两脏也可互相影响,先由一脏血虚,再影响另一脏,从而导致两脏均血虚者。
    
    主要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眩晕耳鸣,面色无华,目涩且糊,爪甲不荣,肢体麻木,女子月经量少色淡或经闭,...

心脾两虚
    
    心脾两虚证是心血不足,脾气虚弱所致的病证。多由饮食不节,劳倦伤脾,或思虑过度暗耗阴血,或久病失调及慢性出血等引起。
    
    主要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失眠多梦,面色不华,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眩晕健忘,神疲乏力。月经量少色谈或淋漓不尽,舌淡,脉细弱。
    
    病机分析:本证以心血虚、脾气虚为特征。心血虚,心失所养,则心悸怔忡;心神不...

心肾不交
    
    心肾不交证是因心肾既济失调所致的病证。多由外邪损伤肾阴,或久病伤阴,房事过度,阴液暗耗,不能上济于心,或思虑过度,情志郁而化火伤阴等引起。
    
    主要临床表现:心烦失寐,心悸不安,眩晕,耳呜,健忘,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腰膝酸软,遗精带下,舌红,脉细数。
    
    病机分析:本证以肾阴虚、心火旺为特征。在生理状态下,心火下达肾水,...


共有12条记录,2页,显示7--12 1 2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领导关怀 | 媒体报道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中国纺织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 糖酒招商网 - Toocle.com
© 医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