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简介】为鲤鱼科动物鲤鱼的肉或全体。异名:赤鲤鱼。
【功用】补脾健胃,利水消肿,通乳汁。主治:脾胃虚弱,饮食减少,食欲不振,水肿小便不利,或脚气,黄疸;气血不足,乳汁减少等。
成分:含蛋白质、脂肪、胱氨酸、组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等氨基酸,肌酸、烟酸、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及钙、磷、铁等。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入脾、肾经。 用法:煎,煮,或煨熟食等。 注意:鲤鱼胆味苦有毒,勿使污染鱼肉。 【应用举例】1.鲤鱼500克,煮汤,用胡椒、食盐少许调味,饮汤吃肉。用于病后或产后脾胃虚寒,少食纳呆。2.鲤鱼500克,赤小豆50克。将赤小豆用水煮开后,放入鲤鱼,一同煮熟,不加任何调料,每日早饭时趁热1次服完。病重者每日可用2剂。适用于脾虚水肿、脚气病患者食服;现用于门静脉性肝硬化性腹水,以及慢性肾炎水肿,均有明显利尿消肿作用;亦可用于妊娠水肿。3.赤尾鲤鱼500克,以白矾15克研末,装入鱼腹内,用草纸包裹,外以黄泥封固,放火灰中煨熟,去纸和泥,淡食。每日分2次服食。适用于黄疸病后期,脾胃虚弱,湿热未尽而热不重者。4.大鲤鱼1尾(1000克左有),当归15克,黄芪50克,煎汤服。每日1剂。用于产后气血虚亏,乳汁不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