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取 穴: 常用穴:分二组。(1)球后、上睛明。(2)新明1穴、天柱。
备用穴:光明、肾俞、肝俞。
上睛明位置:睛明穴上5分。
新明1穴位置:翳风斜上5分,耳垂后皱折之中点。
操 作: 常用穴每次1组,交替应用。备用穴酌取1~2个。球后、上睛明,用30~32号毫针直刺,针尖破皮宜快,送针须慢,如略感阻力,即应变换针向,以防刺破血管,引起眼部血肿。针深约1.5寸,使整个眼球有显著的酸胀之感。新明1穴,以28号2寸毫针,与皮肤呈60°角进针,向前上方达耳屏间切迹后,将耳垂略向前外方牵引,针体与人体纵轴成45°角徐徐刺入,直达下颔骨髁状突浅面,反复探寻满意针感,最好能使感应到达眼球,然后以中等度刺激补法,运针1min后,取出。天柱穴略朝向同侧眼球方向刺入1.2寸,使之有酸胀感。上穴均不留针,每周1次,不计疗程。
效 果: 应用本法预防,其有效率在66%~90%左右,虽也不能改善晶体浑浊度,但可以增进视力,防止白内障发展,有的经一年后随访,仍保持良好视力。
注意事项: (1)本法用于有轻度老年性白内障患者。
(2)新明操作手法比较复杂,不易掌握,而眼区穴位,针刺不当可引起出血,是其缺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