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药招商 产品大全 企业大全 医药站点 产品供求 医药搜索 技术项目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 中医学习  难病诊治  针灸大全  中药图谱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药膳食疗  中医药词典  中医药资讯
搜索:
分类:
 
中医文献分类

·疾病食疗方
·食疗特点
·食疗基本原则
·饮食禁忌
·食疗食物
·食疗食品类型
·食物性能
·食物配伍
·烹调方法


中医文献杂志
·补益食物
·补益方剂
·艾灸补益
·进补原理
·进补常识
·因时而补
·因地而补
·补益药物
·精神补益
·按摩补益
·进补作用
·辨证施补
·因人而补
·进补禁忌

快速通道
·治病常用药酒
·进补常用药酒
·保健康复药酒
·果蔬类药酒
·中医药与药酒

 

    地黄 补血药物
收藏

    【简介】地黄是玄参科植物怀庆地黄或地黄的根茎。因炮制方法的不同,地黄主要分为生地黄、熟地黄两种。前者是将鲜地黄放在火炕上缓缓烘至八成干,变成灰黑色,柔软成团,称于地黄,习称生地;后者是取干地黄同黄酒或水浸泡,蒸至酒或水吸尽取出,晒至外皮黏液稍干,然后切片晒干,通称熟地。
    【功用】生地甘寒,既能养阴生津,又能清热凉血,常用于阴液不足之口干舌燥、烦渴多饮、舌质干红,以及热人营血的发热、烦躁、皮肤斑疹、舌质红线,或血热妄行的各种出血证。熟地甘温味厚,质地柔润,是养血滋阴,补精益髓的良药,主治血虚、阴亏、精少等疾患,适用于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月经不调、潮热盗汗、腰膝酸软、遗精、消渴、须发早白、未老先衰等。
    
    【性味归经】生地性寒,味甘、苦;归心、肝、肾经。熟地性微温,味甘;归肝、肾经。
    【用量用法】常用 10~30克。也可作丸、散、膏、酒剂等。
    【现代研究】地黄根茎含β-谷甾醇、甘露醇、生物碱、脂肪酸、维生素A类物质、水苏糖、氨基酸等。
    地黄的乙醇提取物有降血压及促凝血作用。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地黄流浸膏有强心作用。地黄煎剂有防止肝糖原减少的作用。另外,能抑制皮肤真菌、抗炎、抗增生和渗出等作用。最近,免疫学的研究又证明地黄是一种免疫增强剂。
    【进补应用】1.贫血 熟地20克,当归15克,阿胶15克,陈皮6克。水煎服,每天1剂。用药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均显增高,症状消失。
    2.高血压 熟地20克。水煎服,每日1剂。
    能降低血压,改善自觉症状。
    3.糖尿病 生地15克,黄连3克,天冬12克。
    水煎服,每日l剂。可使患者的尿糖、血糖逐步恢复正常。
    4.关节炎 生地100克,水煎,分l~2次服用。能使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疼痛减轻、肿胀消退。
    5.传染性肝炎 生地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能改善症状和体征,特别是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6.鼻出血 鲜生地、鲜侧柏叶、鲜艾叶各30克,鲜荷叶3克。水煎服,每日1剂。
    7.养生延寿 地黄粥:用新鲜生地黄适量,洗净后切段,每次榨取生地黄汁约50毫升;或用干地黄60克,煎取药汁。先用粳米100克,加水如常法煮粥,煮沸后加人地黄汁和生姜2片,煮成稀粥食用。
    【注意事项】由于生地性寒、熟地滋腻,均会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所以脾胃虚寒(虚弱),大便溏薄,胸闷食少,气滞痰多者不宜应用。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领导关怀 | 媒体报道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中国化工网 | 中国纺织网 | 全球化工网 | 中国供应商 | 化工搜索 | 服装网 | 纺织搜索 | 化工人才网 | 化工设备 | 生意宝 | 国贸通
© 医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