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针灸大全搜索:
 
   
 
瘢痕灸法

概  述

操作方法

主治病证

注意事项

  艾炷着肤灸法
  艾炷着肤灸法  

瘢痕灸法

【病案举例】

    1.肠易激惹综合征
   
    孙××,女,44岁,农民,封邱县娄堤乡九甲村人。1993年6月20日就诊。主诉:晨起腹疼泻泄四年余。病史:患者于1988年夏因急性胃肠炎后,每日早晨必腹疼作泻一次,迫不及待,泻下胶冻样物,泻后即舒。遇食生冷油腻,白天亦作泻。曾作结肠镜检及大便培养,均未发现阳性结果,诊为肠易激惹综合症。经多方治疗无效而来求治。查体: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形体消瘦四肢清冷,腹部胀满,未触及痞块,脉沉细无力,舌质淡苔薄白。此属五更泻(脾肾阳虚)。治疗:化脓灸法。于1993年7月21日选天枢(双)、关元二穴,局麻后(用2%普鲁卡因)用中炷各灸九壮。灸后第六日穴位化脓,一月平复,患者腹泻随灸疮平复逐日减轻而消失。1994年5月2日随访,未见复发。
   
    2.血管神经性头痛
   
    金××,男,51岁。两侧颞部搏动性疼痛反复发作20年,甚则波及全头,伴眩晕,出汗,恶心,呕吐,多持续数min,有时长达24小时。CT示颅脑未见异常。舌红苔黄薄,两脉细弦。证属肝阳上亢头痛,宜平肝潜阳。以化脓灸百会,每次3~5壮。隔日1次,共治3次痊愈,1年以后随访未复发。
   
    3.尿崩症
   
    胥 ×,男, 28岁,汽车司机。初诊日期: 1984年6月25日。主诉;突发烦渴、多饮、多尿两日。患者于1984年6月24日行车途中遇见特大车祸惨景场面,返家后因受惊吓排尿频数、量多,24 小时尿量达8000ml,烦渴多饮,情绪烦躁,头昏,全身乏力。查血压13.3/9.1kPa,轻度脱水貌,心肺(一)。查眼底,视野、视力均正常,尿比重1.002,尿糖(-),血糖5.6mmol/L,血清电解质正常。初步诊断:尿崩症。遂投双氢g尿塞口服,鼻吸尿崩停,不见疗效。以后曾转内地多家医院治疗,仅有间断好转。直至1985年5月从内地返疆途中多饮多尿复发,口饮水和尿量可达 8000~10000ml。患者于绝望中要求用针灸治疗,遂用化脓灸法。首次取穴百会、肾俞、关元;相隔3日后取肺俞、脾俞、中极;第6日取足三里。每穴均用黄豆大艾炷灸7壮直接灸,共灸3次。灸后穴位处皮肤焦黑,3日后出现浆液性水泡,1周后化脓,用无菌敷料包扎。化脓期嘱患者勿过劳,忌房事,灸疮渗出过多时及时更换敷料,勿需饮食禁忌,出现不良反应可随时来诊。1月后灸疮陆续结痂形成瘢痕。
   
    灸治后效果:初次灸后当日夜间6小时排尿仅500ml,口渴减轻,饮水减少。灸3次后,病情逐渐好转,1周后尿量趋于正常,1月后恢复工作。追踪观察至今已11年,上述症状无复发,一般情况良好。
   
    4.阳虚畏寒
   
    赵××,女,64岁,退休职工。自诉全身畏寒,足心怕冷,比常人多穿衣已二年余,近日由于足心怕冷而不能入眠数月,需每晚睡前双足浸泡在温热水中半小时后才可入睡。但不到半夜双足心又会冷醒,影响睡眠。大便稀溏,小溲清长,舌苔淡薄,脉细小。即采用命门化脓灸治疗,一周后。灸疮口出脓水,患者双足心冷感消失,能安稳入睡。四周后灸疮收口,畏寒之症及足心冷感完全消失,二便恢复正常。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5.脉管炎
   
    董××,男,31岁,干部。于 1989年 4月 3日以“血栓闭塞性脉管炎III期(破溃期)”收住针灸病房。现病史;于1987年初,无明显诱因左足发凉、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远行、遇寒时疼痛加重,休息或遇热疼痛减轻。 1988年 10月上述症状开始加重。左拇趾尖端无任何诱因而逐渐溃烂,面积约 2 × 2cm,结有黑褐色痂皮。疼痛日轻夜重,抱膝而坐,夜不能寐。口苦口黏,舌质红有少量瘀点,尖有齿痕,苔黄厚而粘腻,寸口脉弦涩。左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背部脾俞穴有明显压痛。查:白细胞计数12.6 ×109/L,分叶74%,淋巴 24%。多普勒检查:左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太溪脉搏动明显减弱。入院初期,破溃处外敷一效膏(冰片、炉甘石、朱砂、滑石粉、香油)。艾条熏灸足三里,每日2次,每次灸1小时。每日局部换药1 次。配合内服中药汤剂四妙勇安汤,10日后将坏死组织清除。自拟中药汤剂外洗(艾叶、白及、当归、桂技、黄芪、三七粉)。用一分硬币大艾炷直接灸双侧脾俞穴,每穴灸9壮,灸疮达Ⅲ度烧伤。灸后患肢有针刺样麻胀沉重之感。10多日后灸疮开始化脓,色淡红,有较多分泌物。约一个月后随灸疮的愈合而趾尖伤口痊愈。诸症消失,化验正常。随访6年无复发。
   
    6.椎间盘突出症
   
    田×,男,35岁,木工。1987年8月20日初诊。左侧腰腿痛半年。自诉:疼痛由腰椎沿膀胱经放射至足,不能走路,翻身困难。查体:腰严重侧弯,侧凸偏向患侧。直腿抬高试验(+),弓弦试验(+),屈颈试验(+),L4、5间偏左压痛,叩击放射痛。承扶、委中穴压痛明显.X片报告:L4、5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推拿、针刺、中药综合治疗两个月,症状略有好转,能勉强步行30米左右。但腰侧弯仍然严重,屈腰困难,直腿抬高试验仍为阳性。加艾条灸,再治一个月,进步仍不大。改用化脓灸,取穴:阿是穴(腰椎旁压病点)、承扶(左)、委中(左)。以大艾炷(底面积直径和高均为 Icm左右)灸4壮,皮肤造成Ⅲ度烧伤。外贴灸疮膏(自制)。灸疮至第4日开始化脓,化脓时间为34日。化脓灸第15日患者来我院复诊,腰已笔直,患者欣喜若狂。一个月后复查:直腿抬高试验(-),弓弦试验(-),屈颈试验(-),步行已如常人。追访三年未复发。
   
    7.更年期综合症
   
    周××,女,47岁,教师。平素禀性温柔,自近年来月经渐紊乱后,脾气变得暴躁,时有哭笑无常,无法坚持教学已年余,欲厌世而自杀。家人担扰异常。症见面色晦暗,腰腿疲软,畏寒肢冷,纳呆眠差,心烦易怒,时正伏天,仍穿厚衣,虽汗出,不欲薄衣,舌苔厚白腻,脉细弦,根据患者畏寒之状,用艾绒直接灸命门穴,一月半后,患者畏寒之象即减,时值中秋,衣薄于夏,性情和蔼如初。
   
    14.子宫脱垂
   
    叶××,女,40岁,1994年 3月 20日初诊。患者因重体力劳动,子宫脱出3年余,每随大便加剧,下腹坠胀,困苦不堪,伴月经不调,腰酸,妇科检查示子宫脱垂( II度)。诊见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淡苔黄,两脉濡缓。此气虚不摄,拟补气升提。取百会化脓灸3壮,即感阴部收缩,脱落子宫回纳,共治12次,经妇科检查证实痊愈。
   
    8.痛经
   
    徐某,女, 40岁,1989年4月21日初诊。14岁月经初潮,20岁结婚。婚后一年,生育一胎。22岁时,月经期间不慎跌入水中。此后,经来腹痛,卧床不起。痛经18年,迭经中西医治疗罔效。妇科检查:腹软无包块,附件(-),宫颈未见糜烂,宫内未见肿瘤,阴道、子宫内膜无炎症。面色稍黄,畏寒喜暖,月经量少,有瘀块,舌淡紫,苔薄白,脉细弦。辨证:寒入血海,瘀阻胞宫。治以温经活血。中药:四物汤加肉桂、附片、元胡、香附。针灸:关元(温针)、关元俞(温针)、合谷、三阴交。每逢经期前治疗,中药5剂,针灸5次。连续治疗3个经期,痛经缓解。第4个经期停止针药,经来腹痛又加剧。改用化脓灸。取穴;阿是穴(关元穴上1cm,压痛点)。灸疮化脓时间为32日。八个月后患者专程来访,自述:化脓灸后,第二个经期痛经已愈。至今经来无腹痛已半年。继续追访一年,旧恙未发。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月珍。直接灸治疗腰腿痛106例  中国针灸  1995;15(6):49
   
    [2]张海蒙,等。化脓灸治疗乙型肝炎的初步探讨  上海针灸杂志2000;19(4):14
   
    [3]严君白。化脓灸治疗慢性泄泻26例  上海针灸杂志 1990;9(3):15
   
    [4]袁民,等。化脓灸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1995;14(3):104
   
    [5]张炉高,等。化脓灸配合中药治疗慢性结肠炎56例  中国针灸1997;17(5):293
   
    [6]翟道荡,等。直接灸调节癌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观察  针灸临床杂志 1994;10(1):25
   
    [7]洪海国,等。化脓灸对治疗支气管哮喘不同阶段与证型疗效的影响  中国针灸 1997;17(6):325
   
    [8]曾令德。化脓灸治疗遗尿症16例  中国针灸 1997;17(6):333
   
    [9]南正九。化脓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  中医杂志 1992;33(4):57
   
    [10]朱琪。命门穴化脓灸临床应用举隅  针灸临床杂志1996;12(10):33
   
    [11]刘春华。化脓灸为主治愈III期脉管炎1例  中国针灸1997;17(5):295
   
    [12]张进成。化脓灸治疗尿崩症一例  中国针灸  1997;17(3):174
   
    [13]李明智。化脓灸治愈肠易激惹综合症化脓灸的临床应用  上海针灸杂志 1992;11(3):24
   
    [14]朱琪。命门穴化脓灸临床应用举隅  中国针灸  1996;17(11):15
   
    [15]张国威等。化脓灸治愈再生障碍性贫血医案  中国针灸 1994;17(5):34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