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举例】
1.咳嗽
×××,女,37岁,中医师。1997年5月17日来诊。干咳2月余。患者因风热感冒后热退,表证已解,但咳嗽不已,经中西医多方治疗未愈而来求治。曾静脉滴注氨苄青霉素。林可霉素、病毒唑,口服交沙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红霉素、芒果止咳片、咳必清、川贝枇杷糖浆、蜜炼川贝枇杷糖浆及中药桑菊饮加减、止嗽散加减、清燥救肺汤加减、沙参麦门冬汤加减等均不效。现症见:干咳无痰,昼夜均作,咳甚时伴呕吐胃内容物,声嘶,咽痒,眠差,纳减,便调。无自汗、盗汗、气紧喘促,舌质淡红,苔薄黄干,脉细。既往健康,无特殊病史。检查:生命体征正常,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楚,精神尚可,面色如常,查体合作,自动体位,咽喉中度充血,未见滤泡、脓点,扁桃腺无肿大;胸廓无畸形,语音、语颤正常,两肺叩诊清音,未闻及干湿罗音及胸膜摩擦音;其它系统检查均未发现阳性体征。摄胸部正侧位X光片:两肺胸膈未发现异常。血常规检查:白细胞5.6×109/L,中性粒细胞粒细胞70%,嗜酸性粒细胞30%,咽拭纸细菌培养3次均无特殊发现。诊断:中医-咳嗽(肺阴亏虚);西医-咽炎。采用药线点灸疗法治疗。取穴:廉泉、人迎、天突、水突、气舍、膻中、尺泽、曲池、孔最、列缺、太渊、鱼际、少商、四缝、大杼、风门、肺俞、足三里。点灸当天咳嗽大减,睡眠好。次日继续点灸上述穴位后咳嗽止,咽不痒,声嘶明显改善,咽喉充血减轻,纳增。第3日再点灸1次,发声正常,咽喉已无充血,获愈。
2.支气管哮喘
杨×,男,8岁,1996年7月16日初诊。家长代诉:阵发性呼吸困难反复发作5年,近2周因感冒引起急性发作。症见气喘,胸闷,喉间哮鸣音,不能平卧,伴有咳嗽、咯痰。西医诊为支气管哮喘,经过对症处理后稍有缓解,本次发作系因用药过频繁及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而出现向心性肥胖等副作用,故要求针灸治疗。查体:呼吸困难,喉中痰鸣,口唇青紫,舌质暗淡,脉浮紧。听诊两肺布满哮鸣音。X线胸透:双肺纹理增粗。时逢初伏,即用壮医药线灸点灸大椎、风门、肺俞、膏肓、心俞、肾俞后再贴自制“冬病夏治消喘膏”药。上述灸贴疗法于初伏、中伏、末伏各治1次,共治疗3次,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第2年初伏时随访,诉1年中哮喘未发作,患外感后仅有咳嗽痰多,经内服止咳化痰药即愈,经过3年的灸贴治疗后,喘息症状及肺部哮鸣音完全消失,哮喘未见发作。
3.帕金森综合征
×××,男,60岁。四肢不自主抖动24年,卧床不起5年。经多处医院系统检查,均诊为帕金森综合征。长期服用西药及针灸治疗均未见效。取穴:脑户、百会、身柱、肝俞、上廖、下廖、阳池、手三里、梁丘、伏免、阴市、足三里。采用壮医药线灸法。药线点燃后直接灼灸穴位,每按火灭为1壮,每穴灸1壮,日1次。治疗10日后见效,继续治1月,四肢抖动基本消失,能独立行走,生活基本能自理,间断治疗2月,随访半年,疗效巩固。
4.乳腺增生病
张××,女,32岁,已婚,教师。1998年5月初诊。主诉:右侧乳房胀痛,出现肿块1年。1年前自觉右侧乳房胀痛,无意中发现右侧乳房有约拇指头大小的肿块,有压痛,并每次月经来潮前疼痛较剧,有时向右侧肩背及腋窝放射,曾内服“逍遥丸”、“乳癖消”等药物均疗效不佳,近2月来感肿块有增大,到本科就诊。查:右侧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到2cm×3cm肿块,质中,可活动,边缘清。经乳腺高频X线拍片,诊为乳腺小叶增生症,中医诊为乳癖,采用一号药线,取局部梅花型穴施灸,并加膻中、期门、足三里、三阴交,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遇经期停灸5日。连灸4个疗程后,自觉疼痛消失,肿块缩小,5个疗程后,病愈。
5.斑秃
曾××,女,30岁,1994年8月10日初诊,自诉二个月前偶然发现枕后部片状脱发,以后逐渐多至四片;曾服中药首乌片、生发片等未见明显好转,伴有心烦、腰痛、神疲症状,核查:枕后部有四处秃发,面积大者约3×2.5cm2,小者1×1.5cm2,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诊断为“脱发症”(肝肾不足),予药线点灸治疗,取局部外围莲花形穴,中间梅花形穴为主,配穴选:肾俞、肝俞、足三里、三阴交、每穴2壮,每日1、2次,并嘱患者晚上用生姜切片外涂患处,经治疗10日后,所点灸之处逐渐长出黑色头发。经过二个半月治疗(每隔5日休息二日),头发已长出2~3cm长,临床治愈。3个月后随访,无再脱发。
6.脚癣
刘××.女,34岁,初诊日期为1996年6月10日。自诉:反复足趾间出现水疱、糜烂、脱屑二年余,近半个月症状加重,足部瘙痒难忍,以往曾用过达克宁、皮炎平等多种药物,症状反复。检查:双足趾部红肿,足趾间有水泡,局部糜烂,有黄色渗出液,微臭,足缘部有脱屑,皮肤轻度皲裂,舌苔黄腻,脉略弦。诊断为足癣.;属湿热下注型。用药线点灸疗法治疗,取穴:局部莲花形穴,足三里、曲池、太白、三阴交、血海、耳穴之肺、脾,选用直径为0.7mm的药线,每穴灸一壮,每日点灸二次,10日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足部瘙痒明显减轻,局部无渗出,脱屑,皲裂症状有所好转,经二个疗程治疗告愈.随访一年未复发。
7.苔癣样变型皮肤病
李×,女,32岁,工人,1992年2月18日初诊。自述项部皮肤瘙痒,增厚5年余。曾多处就医,经皮肤科确诊为“神经性皮炎”,给予多种口服及外用中、西药物,收效甚微。皮损部逐年增厚扩大。此次因瘙痒难忍求治。查患者项部,可见左发际下有一 10×7cm大小苔癣样变型皮损,表面有少量脱屑、抓痕和血痂。即行点灸治疗并外涂二号药膏。一次而瘙痒大减并有大量脱落皮损。经六次治疗苔癣样变性皮报脱落干净。嘱病人自涂一号药膏3次。随访三月未复发。
8.腰痛少乳
廖××,女, 24岁,工人,1989年3月17日初诊。主诉:腰痛四个半月,少乳一周。四个半月前足月剖腹产,产后腰痛,不能平卧,一周前感冒,乳汁分泌减少。见面色稍黄,下眼睑微黑,唇色暗红,腰椎l5无压病,周围肌张力亢进,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诊断:腰痛(寒湿型),少乳。治则:祛湿散寒,益气养血。采用壮医药线灸法。穴位处方:腰1~5夹脊、肾俞、膻中、乳根、少泽、足三里。经治疗10次,腰痛明显减轻,能恢复正常卧位,乳汁分泌正常。
9.伪膜性结膜炎
杨××.女,16岁,学生,1998年2月6日诊,因双眼红肿涩痛就诊我院眼科门诊,拟诊:伪膜性结膜炎经过每日外冲洗双眼,内服抗病毒性药物,以及肌注病毒唑针剂,2周后仍未见明显好转,遂来我科求医。患者平素嗜食煎炸食品,大便干结,双目红肿.不愿睁眼,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用药线点灸以下穴位:睛明、攒竹、瞳子ós、合谷、太阳、上星、上明、印堂、鱼腰、曲池、耳尖、太冲,隔15min后复点灸以上穴位1次,当日夜晚眼都涩痛减轻,能看2小时电视。医嘱每日施灸2次,连续灸3日,另加服龙胆泻肝汤3剂。3日后复诊,双眼红肿热痛感消失,左眼结膜仍充血。每日点灸1次,连续3日,病证消失。
10.牙痛
赵××,女, 46岁,工人,1996年5月10日就诊。自述右下牙疼痛4日,曾在我院口腔科诊治.诊断为“牙周炎”,经给予消炎止痛等西药后,牙痛未见明显减轻,遂来我科就诊。刻诊:右下牙疼痛,牙龈红肿较甚.肿连腮颊,头痛,口渴喜饮,口气臭秽,大便秘结,舌苔黄垢,脉滑数。中医诊断:牙痛(胃火牙痛型)、给予壮医药线点灸、取患侧颊车、地仓、下关、合谷、解溪、二间,每穴施灸2次,配合中药扁蓄100g水煎当茶饮。第2日来诊诉诸症明显减轻.守以上方法继续治疗。第3日来诊诉诸症已缓解,为巩固疗效,再施灸2次及口服扁蓄煎剂。
【主要参考文献】
[1]黄瑾明。壮医药点灸疗法与治验病例 广西中医药 1986;9(2):11。
[2]殷昭红。药线点灸治疗感冒后咳嗽59例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1999;(6):322。
[3]崔丽萍。壮医药线灸治疗慢性咳喘症103例 中国针灸 1995;15(1):21。
[4]王永泉。点灸治疗泄泻100例 中医外治杂志 1992;(2):21。
[5]王华。壮医药线点灸法治疗头痛 针灸临床杂志 1996;12(11):34。
[6]黄瑾明。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帕金森氏综合征一例 中医杂志1987;28(4):20。
[7]黄振兴。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痛证595例疗效观察 中国针灸 1993;13(2):17。
[8]杨群芳。壮医药线灸治疗眩晕49例 广西中医药 1990;13(3):29。
[9]王家珍。壮医药线点灸疗治疗失眠症30例 广西中医药 1987;10(3):40。
[10]莫西金。药线点灸治疗偏头痛38例 广西中医药 1990;13(2):35。
[11]何子强。壮医灸药并治淋菌性关节炎12例 中国民间疗法 1995;(3):36。
[12]谭俊。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腱鞘囊肿28例临床观察 中国民间疗法1998;(4):32。
[13]冯桥。壮医药线点灸对带状疱疹的治疗作用观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0;(4):199。
[14]黄瑾明。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小儿原发性遗尿 中医杂志 1993;34(5):293。
[15]区鹿兰。药线灸治疗婴幼儿腹泻165例临床观察 江苏中医1997;18(3):34。
[16]冯桥。壮医药线点灸配合西药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00;19(5):17。
[17]区鹿兰。药线灸治疗小儿厌食症120例 新中医 1997;29(10):22。
[18]殷昭红。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皮肤癣菌病33例 广西中医药 1999;21(1):38。
[19]钱火辉。壮医药线点灸加拨罐治疗带状疱疹 中国针灸 1996;16(5):45。
[20]韦良玉。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腮腺炎95例 中国针灸 1998;18(9):529。
[21]黄瑾明。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脾虚证的临床研究 广西中医药 1998;20(6):1。
[22]陈丽珍。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痛经103例 中国针灸 1991;11(6):22。
[23]叶运英。壮医药线灸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66例 中国针灸2000;20(4):244。
[24]罗玉。壮医药线治疗肩周炎 中国民间疗法 1999;(11):26。
[25]曹信杰。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苔癣样变型皮肤病 针灸学报1992;8(6):38。
[26]张丹滨。壮医药线点灸法病案二则 针灸学报 1992;8(6):53。
[27]任纯辉。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妇科盆腔良性包块20例 湖南中医药学院学报1990;(3):169。
[28]黄瑾明。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125例疗效分析 中国针灸 1990;10(2):17。
[29]吴新贵。壮医药线灸治疗麦粒肿23例 上海针灸杂志 1997;16(1):26)
[30]阎滨。壮医药线灸治疗麦粒肿10例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1999;(4):205。
[31]韦立新,等。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牙痛20例 针灸临床杂志 1999;15(9):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