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方法】
现代的药锭灸法有以下几种。
灸药制作:
1.阳燧锭灸片:其制作是在古代记载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将陈艾500g,清水1000g放入铜锅中,煮成艾汁120g,去渣,拌入硫黄12g、延胡索细粉9g(注意此时火力应减小,如火力过猛则易烧毁,过小则凝结),然后离火,使药汁速凝,再徐徐加温熔化,加入牛黄0.9g、朱砂9g、麝香6g,用竹片抖匀,倒入瓷盆中,使它凝成饼状,剪成麦粒大小,放入瓷瓶内密封备用。
2.药锭灸药(之一):将硫磺末120g放入铝盒在乙醇灯上加热,再将生川乌、生草乌,朱砂各9g,细辛、冰片各6g,研末拌匀倾入,竹棒搅和,将铝盒离火,再倾入蟾酥末6g、麝香末1分搅和。待凉后成饼状,剪成麦粒大小备用。
3.药锭灸药(之二):取硫磺80g,朱砂8g,川乌10g,草乌10g,乳香10g,甲珠10g,冰片3g,麝香2g备用。将以上8味药物分别置于乳钵内,研为极细末,以无声为度。先将硫磺一味盛于铜勺内,炭火上熔化。次入川乌、草乌、乳香、甲珠和匀,再人朱砂、冰片、麝香,充分搅拌。然后倾于光洁大理石板上,摊开冷却,压成薄片,切成条形,搓成线状,裁成米粒大小一截。阴干,收贮瓶内,勿令泄气,以备应用。
具体操作:可分别选用以下一种。
1.直接灸法(之一):选定穴区后,取灸药一粒,置于穴区,点燃。直至灸药燃尽。灸后穴上即起一水泡,可用龙胆紫药水涂抹。一般不留瘢痕。一般每穴仅灸一壮。每周1次。
2.直接灸法(之二):施灸前,先于所选穴区涂以少许蒜泥,取灸药一粒 ,粘贴于上,火柴点燃,俟火将灭,用姜块迅速压于穴区,此为一壮,每隔0.3~0.5cm处再行灸之,连灸3~5壮为度。
3.隔纸灸法:使用时,取2×2cm见方白纸1张,使其中点对准所选穴区或阿是穴,四角用凡士林涂抹而紧贴皮肤,取灸药一粒置于白纸中点,用火柴点燃烧尽,但不使白纸烧着。等患者感到温热或灼热时用火柴压灭即可。揭去白纸可见皮肤灼白。此为一壮。每穴灸2~3壮。5~7次为一疗程。
4.隔姜灸法:取鲜姜薄片,将鲜姜片的中点对准所选穴区,再取灸药1粒放在痛点,用火柴点燃,使之燃烧,待病人感到温热或灼热时,将火压灭。每周治疗1次,1~2次为1疗程。若局部出现小泡,不必弄破,几日后可自行消退。如已破溃,可用龙胆紫外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