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用】
1.类风湿性关节炎
取穴:
主穴:阿是穴(病灶区)。
配穴:颞颌关节:上关、下关、听宫;肩关节:肩髃、肩髎、肩井;肘关节:曲池、肘髎、手三里;腕关节:外关、阳池、合谷;髋关节:肾俞、环跳、风市、血海;膝关节:犊鼻、膝眼、足三里;踝关节:悬钟、丘墟、解溪。
治法:主穴每次必取,配穴据部位酌加。接通电热灸器电源,打开调节开关,待电热轮发热,调节温度至40℃左右(以患者感觉温热为宜)。在患者病变部位的穴位,用电热轮剌激治疗,每次10~30min。每日1~2次,10 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日。
疗效:共治15 例,全部有效。其中临床治愈8例,显效2例,好转5例。
2.慢性前列腺炎
取穴:关元、气海、会阴。
治法:上穴均取,以仿灸仪灸头分别对准上述穴位,距离皮肤约3~4cm,输出频率每分钟60次,每次治疗20min,每日或隔日1 次,10次为一疗程,一般治疗1~3个疗程,治疗期间,不另给药。
疗效:共治80例,结果:显效21例,有效50例,无效9例。近期总有效率为88.8%。
3.软组织损伤
取穴:阿是穴(病灶区)。
治法:预先制备以细辛、元胡、桂枝、红花等舒筋活血、通络止痛中药的乙醇浸出液,备用。用中频灸疗机施灸。该灸疗机包括电流为100~150毫安的中频电疗机(JrD-2音频治疗和CD-1差频电疗机),中频输出分路板和灸头。灸疗方法:选好穴位后,用滴管吸取该药液将灸头内的艾绒及滤纸润湿;取直径1cm的滤纸 浸湿该药液敷于选定的腧穴;将灸头置于滤纸并用松紧带、胶布或吸盘固定灸头,然后接通线路进行灸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每日1~2次;慢性者每日蜮隔日 1 次。5~10 次为一疗程。
疗效:用本法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及各类关节病120例。结果:痊愈54例,显效34例,有效3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3%。
4.颈椎病
取穴:
主穴:风池、大椎。
配穴:颈型加天柱、肩外俞;神经根型加合谷、肩井;交感型加风府、曲池(双);椎动脉型加百会、内庭;脊髓型加百会;混合型酌情配穴。
治法:主穴均取,酌加配穴。用风灸仪治疗。取风疗Ⅱ号方(由桂枝、黄柏、当归等药组成,共研粉末,以艾绒作粘附剂,每筒内装药8g)1筒,装入风灸管内,接通电源,调节至中温和风,在穴位上作回旋灸法。每穴灸疗3~5min左右。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5日。一般须2个疗程。
疗效:共治72例。结果:治愈34例,显效20例,好转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4%。72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脑供血不足,血管弹性下降,血管紧张度高,经风灸疗法治疗2个疗程后,脑血供得到改善,脑血管弹性和紧张度均有所好转。
5.小儿支气管炎
取穴:天突、膻中、定喘、肺俞。
治法:每次取2穴,轮流选用。婴儿一般由其家长坐抱怀中,其余患儿取卧位和坐位,仿灸仪灸头分别对准上述裸露穴位,距离皮肤5~8cm,脉冲频率每min40~60次,每次15~20min,以辐射后局部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每日1~2次,5日为一疗程。治疗期间,不另给药。
疗效:共观察102例患儿,经1~3个疗程治疗,痊愈45例,好转5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1%。其中一个疗程获效44例,占43.1%。
6.小儿麻痹后遗症
取穴:
主穴:命门、肾俞、髀关、委中、环跳、承扶、血海。
配穴:腰1~5夹脊穴、足三里、股神经点、坐骨、飞扬、风市、承山;髋关节松弛:血海、跳跃(髂嵴最高点后下2寸)、环跳、秩边、下寥;臀大肌、股前侧肌群运动点、臀上、下神经及臀中肌内收肌、股内侧肌运动点。膝关节过度伸展:髀关、风市、伏免、殷门、承扶,股四头肌运动点、腓肠肌运动点、股神经;足下垂内翻:昆仑、解溪、足三里、绝骨;足下垂外翻取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胫前肌运动点及腓浅神经。
治法:主穴为主据症状酌加配穴。方法:在患者病变部位或治疗穴,用电热灸轮流温灼器剌激治疗,每次10~20min,每日1~2次,10~20次为1疗程。疗程间停针3~5日。
疗效:共治56例,结果:治愈34例,好转11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