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针灸大全搜索:
 
   
 
齐灸

概  述

操作方法

主治病证

注意事项

  艾灸法
  艾条悬灸法  

齐灸

【临床应用】

    1.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取穴:翳风、下关。
   
    治法:双穴同取,仅选患侧。医者左右手执两根点燃的艾条,同时灸此两穴,以局部有温热感为度。如有条件,最好用灸架予以固定,以便热力集中,持久施灸。每次约灸 1~1.5小时,每日 1 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日。嘱患者勿用冷水洗脸,并注意患侧面部及耳周的保暖。
   
    疗效:本组186例,治愈166例,好转20例,治愈率89%,总有效率100%。其中1个疗程治愈64例,2个疗程治愈68例,3个疗程治愈34例。
   
    2.肩周炎
   
    取穴:肩髃、肩贞、肩前、曲池。
   
    治法:上穴均取,选患侧。先针刺得气。针后,双手持2支艾条在所选穴区同时施灸,或将1寸长艾段置于针柄上一起点燃施灸,连续灸4段,使整个肩部肤红热透。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日。
   
    疗效:共治80例,痊愈39例,显效32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5%.
   
    3.嵌顿疝
   
    取穴:大敦、三阴交、关元、提托(经外奇穴,关元穴旁4寸,取患侧)。
   
    治法:令患者仰卧,屈膝、双足放平,暴露足踝及少腹部,取清艾条2支,同时点燃,行齐灸法.按大敦、三阴交、关元、提托穴顺序先后熏灸。每穴约灸5min,至局部皮肤稍红,自觉温热后再灸下一穴位。按上述先后顺序施灸一遍后,若患者症状未愈者,可重复灸治2至3次,若3遍后尚未缓解者,可行雀啄灸法(见本章第四节)。若施灸后疼痛缓解而肿块未消者,可配合手法回纳,即术者用左手拇、食二指捏住疝块的根部,右手拇指在肿块底部,轻轻按揉至肿块还纳腹腔。术后令患者静卧观察20min。
   
    疗效:共治49例,结果:治愈42例,无效7例。总治愈率为85.7%;
   
    4.下肢慢性溃疡
   
    取穴:阿是穴(局部创面)。
   
    治法:灸前对创面行常规消毒,以2根艾条同时灸局部创面及周边5cm左右皮肤,每次30min。艾灸时要求局部感温热而不灼伤创面、艾灰不落入创口为原则。创面大者,可适当延长艾灸时间。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灸完覆盖敷料,每日艾条灸3次。不计疗程,以愈为期。对浅表创面可以不加用外用药。对创面大、创口深者,辨证施治以外用药,如:九一丹、五五丹、生肌玉红膏等,以加速创口愈合。另可根据患者的全身及局部情况,加服中药。湿热下注者,四妙汤加减;脾虚湿盛者,四君子汤加减;气虚血瘀者,桃红四物场加减。注意对创面红肿明显,有继发感染者,不宜采用灸疗。
   
    疗效:共治31例患者,结果:治愈(溃疡愈合)29例,好转(溃疡缩小)1例,未愈(溃疡创面未见缩小或有扩大)l例。总有效率为96.8%。疗程最长152日,最短30日,平均52日。
   
    5.经行口糜
   
    取穴:涌泉、三阴交、足三里。
   
    治法:患者取坐位,将两支艾条点燃,分别对准两侧涌泉穴急灸,直至灼烫后调整艾条与穴位的距离,再灸5~10min,至皮肤红晕。再对三阴交、足三里施温和灸5~10min至皮肤红晕。不论分型,治法相同。1日治疗2次,症状缓解后,每隔3日1次,5次为一疗程,六个疗程结束后总结疗效。
   
    疗效:经治疗后,病例全部有效,痊愈率为93.62%。
   
    6.保健
   
    取穴:神阙、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治法:以上四个穴位可以采用艾炷齐灸3壮或艾条每穴齐温灸5min。每周灸2次。每年冬季或夏季灸3个月,坚持数年。保健者本人可以自己操作。
   
    疗效:本法适应于中老年人,体质虚弱,脾胃或肾虚者。防病养生,有较好的效果。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