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方法】
膏药选择:用于隔药膏灸的膏药,一般分为二大类。① 胶布类剂型的膏药。可选用市售成品,如伤湿止痛膏、紫草膏等。如因病证需要,亦可据症配方研成极细末,粘附于膏药或普通医用胶布上,备用。② 中药软膏类剂型的膏药:又可分为二类,一类为市售成药,如金黄膏,华佗膏等等;另一类为据病证配方,或将配方药物研制成极细粉末,或以水提法、醇提法,将提取物浓缩成膏,加入软膏基质,制成中药软膏,备用。
具体操作:本法多选病灶或痛点为施灸穴区。选准穴位,以70%的乙醇消毒如为隔胶布类膏药灸,可根据病灶或痛点大小、多少,剪取1块或数块胶布膏药,粘贴于穴区。点燃艾条施灸。一般用温和灸法或回旋灸法,急性疼痛或痈疽等,可用雀啄灸法。如胶布烘焦发硬,可另易一张再灸。每次灸10~15min,每日一次。灸毕,取掉膏药;亦可保留膏药在穴区,至第二日灸时,更换新膏药。
如为隔中药软膏灸,可将中药软膏适量涂于穴区,成圆形,直径2~3cm左右,厚度约0.2~0.5cm。以艾条行温和灸或回旋灸为主。亦可根据药膏或症情的不同,采用小或中壮艾炷粘附其上施灸。患者觉烫,即以镊子夹去。另易一炷。灸毕,可依据不同情况,或复以消毒纱布,保留一段时间;或将药膏拭去。
上述方法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为一疗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