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用】
1.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取穴:阿是穴(外耳道)。
治法:灸具制备:取5cm长,直径约0.6cm的苇管一段,一端用刀削成半个鸭嘴形。再取白花蛇舌草20g,用细纱布包好,放入大口容器内,用开水30ml浸泡30min,然后将苇管放入细纱布包下面,2小时即可应用。
用法:将苇管齐端对准外耳道,四周用干棉花围住以固定苇管,以免苇管掉下来,用艾绒做成黄豆粒大小的艾炷,放在苇管鸭嘴形的一端上,用线香点燃艾炷。泻法则用嘴轻轻吹.方向对着外耳道,补法让艾炷自然燃尽,使耳内有温热感为宜,艾炷燃灭为一壮,换艾炷再施灸,每次5~9壮。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疗效:本组30例,其中痊愈18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达100%。
2、耳鸣耳聋
取穴:阿是穴(外耳道)。
治法:灸具制备:取5cm长直径约0.6cm的苇管一段,一端用刀片削成半个鸭嘴形。取菊花10g、柴胡10g用细纱布包好,放入大口容器内,冲入沸水100ml,浸泡30min后,再将削好的苇管放入细纱布包下面,浸泡2小时后即可使用。
用法:同前。每次施灸5~9壮,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间隔二日后进行下一疗程。
疗效:98例门诊患者,病程5日~10年。经三个疗程治疗,痊愈60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