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举例】
1.胃下垂
徐× ×,男, 42岁,职工。主诉:脘腹坠胀三年多。平时,隐痛不适,症状反复发作,劳累后尤甚。经 X 线钡餐检查,诊断为胃下垂(胃小弯角切迹在髂嵴联线下4.5cm)。服中西药物,经数十次治疗,症状、体征改善不明显。刻诊:脘腹坠胀隐痛较前加重,时有胸闷泛恶,食纳量少,形瘦面黄,脉细苔薄,根腻质淡。证属气虚下陷,脾胃气机失调。治以益气补中,健脾和胃,用隔粉灸法。处方:百会(艾条悬炎),中脘、气海、梁门、关元、足三里(隔粉灸)。穴位每次取3~4穴, 交替使用,隔日灸治 1 次。经连续灸治25次后,诸症悉减。X线复查胃小弯已回复至髂嵴联线水平。
2.痛经
林×,女,27岁,已婚,工人。主诉:经来少腹剧烈胀痛五年余。发作时,伴有头晕腰酸,甚则恶心欲吐。曾作体检无异常所见,诊为痛经。服止痛镇静、调经药物,虽获一时止痛之效,但药效过后,仍腹痛不已。此次因昨夜月事来潮,少腹绞痛,量多色暗,挟瘀血块,要求针灸。查:脉象沉涩,苔腻色白。证由受寒饮冷、寒湿之邪阻于冲任,瘀血停滞胞中,不通则痛。治以散寒止痛,活血行瘀,用隔粉灸法。处方:气海、归来、中极、三阴交、地机等穴,每穴各灸5壮,一连灸3日以治标。灸后腹痛已蠲,嘱患者连续四个月经周期前五日仍用本法以治本。经一年后随访,经行正常,腹痛未发。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兆民。孙氏隔粉灸学术经验简介 江苏中医 1988;9(3):25。
[2]张慰民。隔粉灸灸盏 浙江中医药 1979;14(1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