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拔罐禁忌及注意事项 |
孕好、妇女月经期、肌肉枯瘦之人、6岁以下儿童、70岁以上老人、精神病、水肿病、心力衰竭、活动性肺结核、急性传染病、有出血倾向的疾病以及眼、耳、乳头、前后阴、心脏搏动处、大血管通过的部位、骨骼凸凹不平的部 |
|
|
|
拔罐法 |
【概述】 拔罐法是借助热力或其他方法,排除罐中的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具吸着在皮肤上,引起瘀血现象的一种治疗方法。拔罐法又叫吸筒法,古代称为角法,在我国晋代已开始应用。拔罐要用罐具,罐具的种类很多,如 |
|
|
|
拔罐对风湿关节炎有用 |
中医学认为,风湿性关节炎是由于风、寒、湿邪杂合而成病,停滞于关节、肌肉,阻碍气机运行,不通则有疼痛。拔罐是借热力排去罐中空气,产生负压吸附于皮肤,使局部充血而达到康复的一种方法。有研究表明,拔罐能温通 |
|
|
|
拔罐的吸拔方法与运用 |
(一)以排气法分类 1.火罐: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排去空气。即借燃烧时火焰的热力,排去罐内空气,使之形成负压而吸着于皮肤上,称火罐法。又可分为四种: (1)投火法:用小纸条点燃后,投入罐内,不等纸条 |
|
|
|
拔罐的体位 |
1、俯卧位:患者俯卧于床上,两臂顺平摆于身体两侧,颌下垫一薄枕。此体位有利于拔治背部、腰部、臀部、双下肢后侧、颈部等处。 2、侧卧位:患者侧卧于床上,同侧的下肢屈曲,对侧的腿自然伸直(如取左侧卧位,则 |
|
|
|
拔罐的器具 |
1.竹罐: 选用直径3~5厘米,坚固无损的竹子,制成6~10厘米长的竹管,一端留节作底,另一端作罐口,用刀刮去青皮及内膜,制成形如腰鼓的圆筒。用砂纸磨光,使罐口光滑平整。 竹罐的优点在于取材较容易、经济 |
|
|
|
拔罐的介质 |
拔罐疗法可以不用介质,但对于一些特定的拔罐法需要一些介质作为润滑剂,以防止皮肤划伤。 1.液体: 选用能起到润滑作用的液体,如水、植物油等,既可起到润滑作用;又可以增强拔罐时的吸附力。 2.固体: |
|
|
|
拔罐的方式 |
拔罐的方式是指在临床中待罐体吸附于皮肤之后,根据病情的需要,对于皮肤采取不同的手法,不断改变罐体对皮肤的刺激量和刺激范围,使之达到治疗有序、补泻有度、强身祛病的功效。临床中,常见的方式有走罐、闪罐、留 |
|
|
|
拔罐的操作方法简介 |
(1)准备材料:玻璃火罐二个(备用一个),根据部位,选择号型,镊子一把,95%酒精一小瓶(大口的),棉花球一瓶,火柴一合,新毛巾一条,香皂一块,脸盆一个。
(2)术前检查:检查病情,明确诊断,是否合 |
|
|
|
拔罐的操作步骤 |
1.术前准备:
(1)仔细检查病人,以确定是否适应症,有无禁忌。根据病情,确定处方。
(2)检查应用的药品、器材是否齐备,然后一一擦净,按次序排置好。
(3)对患者说明施术过程,解除其恐惧心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