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阳虚寒凝   
     治法:温阳散寒,宣通血脉。  
     处方:当归20克,细辛3克,桂枝6克,白芍15克,甘草3克,熟地黄12克,鹿角片10克,炙麻黄3克,川牛膝12克,炮姜4克,制附片12克。  
     加减:关节肿痛加防己、独活;肤色青紫加丹参、桃仁;脘腹胀满,大便溏薄加白术、木香;腰膝酸冷加仙灵脾、补骨脂。   
     用法:日服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以上方为主加减共治35例,痊愈31例,好转4例,全部有效。 
     常用成方:桂枝汤、当归四逆汤、阳和汤、独活寄生汤等。 
     (2)气虚血涩 
     治法:益气和血,温经通痹。 
     处方:黄芪30克,桂枝6克,白芍15克,生姜5片,大枣20克,地龙9克,延胡索12克,白术15克,党参20克,赤芍12克,茯苓18克,甘草3克。 
     加减:肢端逆冷甚加附片、鹿角胶;夜寐不安加酸枣仁、远志;大便秘结加火麻仁、郁李仁。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以上方为基础,加减治疗59例,痊愈44例,好转15例,全部有效。  
     常用成方: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补血汤、补阳还五汤等。 
     (3)气滞血瘀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处方:柴胡9克,香附12克,白芍15克,枳壳10克,川芎6克,甘草3克,当归12克,桃仁12克,牛膝12克,五灵脂9克,丹参20克。 
     加减:关节肿痛加威灵仙、防己;瘀血严重加水蛭、刘寄奴等;胸胁胀痛加川楝子、延胡索。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共治疗35例,均取得较好疗效。 
     常用成方:柴胡疏肝汤、血府逐瘀汤、丹参饮、身痛逐瘀汤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