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述20篇资料79例的用药统计,共使用79味中药,具体用药频率见下表:
应用频度(例)
|
报道文献(篇)
|
药 物
|
≥35
|
6~12
|
黄芪、党参、枸杞、甘草。
|
1~5
|
蒲黄、鸡内金、?虫、琥珀。
|
30~34
|
5~8
|
鸡血藤、鹿角胶、当归。
|
2
|
杜仲。
|
20~29
|
2~6
|
沙参、生地、白芍、桑寄生、菟丝子、补骨脂、女贞子。
|
10~19
|
6~10
|
附子、肉桂、仙灵脾、熟地、山黄肉、山药。
|
1~5
|
旱莲革、川断、鹿衔草、茯苓。
|
5~9
|
1~5
|
首乌、苁蓉、龟版、冬虫夏革、桂枝、泽泻、丹皮、川芎、苍术、红参。
|
2~4
|
1~3
|
丹参、麦冬、磁石、胡黄连、陈皮、川朴、田七粉、白术、干姜、巴戟天、鳖甲、银柴胡。
|
从上表分析,用药频度较高的是补益脾气及养血活血药物。本病在临床上虽以色素沉着为主要表现,但病人明显的症状往往是纳呆、消瘦,故主从健脾入手,由此也可见脾肾阳虚之证在临床上尤为多见。在用药中,?虫、蒲黄、琥珀等也处于首选药物之中,显系活血化瘀之治法。诚然色黑舌暗是为瘀血的表现,但临床上尚无舌下青筋怒张及肌肤甲错之症状,结合肾上腺之病理虽有部分系肿瘤所致,但大都为肾上腺组织破坏或萎缩,并非瘀血症瘕之类,故今后施治是否主用活血化瘀类药物还有待研究。
甘草在50年代是主用于治疗本病之药物,据临床观察,甘草对阿狄森氏病不失为去氧皮质酮之代用品,对患病初期疗效明显,惟个别病例需与可的松并用才能见效,似乎甘草与皮质醇有互补或协同作用,但对重症或晚期患者,甘草单独应用常不能恢复体力,甚至不能预防危象发生,多服久月艮有假醛固酮现象发生。基于目前求治于中医者,常是中晚期患者,故已鲜有单用甘草制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