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 > 健康家园 > 健康专题

中西医结合 让抑郁症患者重获身心平衡


www.PharmNet.com.cn   日期: 2023-11-26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抑郁症患者人数也不断增加。青少年、老年人、职场人群、产妇等,都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

 

  抑郁症的发病原因有哪些?如何自我调节,减少抑郁症的发生?如果确诊患了抑郁症,怎样治疗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针对以上问题,记者对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党委副书记郭蓉娟进行了专访。

 

 

  抑郁症的发生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易烦躁疲乏、认知功能出现损害、失眠或睡眠质量下降、头昏心慌等,都是抑郁症早期的危险信号,必须及时识别。”郭蓉娟说,“虽然不同人群患抑郁症后表现不完全相同,但其诱因都可以分为外因和内因。”

 

  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处在身体、心理快速发育的时期,可能出现逆反心理,同时还面临学业繁重、与父母沟通困难、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因而容易受焦虑、抑郁等情绪困扰。

 

  除了青少年,老年抑郁症患者人数也不少。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患多种疾病,身体功能减退,会因此感到力不从心或心情沮丧。另一方面,子女不能经常陪伴身边、生活遭遇变故、害怕死亡等,也会增加老年人患抑郁症的风险。

 

  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高、追求晋升和业绩等原因,使职场人群得不到合理的休息,造成睡眠障碍、工作效率不高,压力随之而来,更易引发抑郁症。

 

  再比如产后抑郁,女性生完孩子后,身体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会影响神经系统,容易出现情绪波动。更为重要的是,成为母亲后,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承担的责任都发生了变化,如果此时她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和关怀,没有人和她共同照顾孩子,那么也很容易诱发抑郁症。

 

  郭蓉娟指出,抑郁症的本质是身心平衡被打破,只有了解了抑郁症的本质,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才能帮助抑郁症患者走出困境。

 

  中医治未病的优势应得到更好发挥

 

  抑郁症带来的消极状态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应尽早治疗。“目前学术界已形成普遍共识,抑郁症是可治的,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的治愈率。”郭蓉娟说。

 

  抑郁症治疗多采用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手段,从多层面进行干预。自我调适是缓解抑郁情绪的有效方法,比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合理饮食等。但是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仍然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必须贯穿抑郁症治疗的始终。

 

  据郭蓉娟介绍,药物治疗分为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二者各有特点。一些抑郁症患者使用西药一段时间后,情绪会有明显好转,这说明西药的疗效很明确。但是西药治疗也存在不足,比如早期会存在不良反应;起效较慢,一般需要2~3周甚至更长时间,很多患者因此很难坚持足量足疗程治疗;长期使用西药还可能导致肥胖、内分泌失调等问题。因此,使用西药治疗抑郁症,需要根据患者身体情况、既往用药情况、耐受程度等进行综合评估。

 

  中医治疗抑郁症,重点在于心身并调,用中医的整体观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去分析。中医治疗强调治未病。“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也就是说注意到情绪出了问题时,会知道持续下去可能损伤人体的气血,所以要提前防止损伤。

 

  “目前,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防治模式在抑郁症防治中是缺失的。一部分患者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生病了,没有得到早期的诊断和治疗;还有一部分患者尽管知道自己患有抑郁症,但是因为害怕药物不良反应等原因而拒绝治疗,所以目前真正通过药物治疗解决抑郁症问题的患者并不多。中医治未病的优势应得到更好地发挥。”郭蓉娟说。

 

  此外,中医治疗抑郁症的手段比较多,疗效也在临床中得以明确,如针灸、汤药或饮片的个体化治疗等。因此,对于轻中度抑郁症,使用中医治疗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对于重度抑郁症,则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郭蓉娟认为,抑郁症治疗强调多靶点、多环节,并非单一机制,中医和西医互为补充,共同提高治疗效果,最终实现抑郁症可防可治的目标。

 

  中医治疗抑郁症既安全又经济

 

  抑郁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最担心的是药物副作用和依赖性。对于这两点,郭蓉娟这样解释:使用西药治疗抑郁症,在早期确实会存在一些不良反应,有些患者甚至担心自己会越来越笨。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患者反应慢、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等表现是抑郁症引起的,当经过正确的药物治疗后,这些症状是可以减轻的。除安定类的镇静催眠药外,临床常用的抗抑郁药一般不会导致药物依赖。有些患者用药几年甚至几十年,是因为导致抑郁症的病因没有去除,患者把药物当作“拐杖”,在心理上产生依赖。

 

  在多年的临床诊疗中,郭蓉娟发现,使用中医治疗抑郁症,不良反应较少,而且患者依从性也比较好。但是目前中医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还不够,很多患者往往发展到重度,才想到来试试中医。其实,与西医治疗相比,中医治疗更安全,不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患者更容易坚持,而且治疗费用低,更经济。

 

  例如,用于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中成药舒肝解郁胶囊,相比于传统化学药,具有安全性更好、患者接受度更高等优势。在药物评价方面,通过科学的临床研究证明,舒肝解郁胶囊在舒缓情绪失调和心理压力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且在使用过程中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郭蓉娟希望患者及家属加强对中医治疗抑郁症的了解,采取合适的治疗方式,争取早日恢复健康。

 

  加强循证医学研究实现诊疗同质化

 

  据郭蓉娟介绍,抑郁症在中医被称为“郁病”,比西医涵盖的范围要广,但是在诊断上遵循的是国际通用标准。中药类抗抑郁药和化学药类抗抑郁药的不同之处在于作用靶点不同。化学药类抗抑郁药主要是调节神经递质的失衡,中药类抗抑郁药的作用靶点更多,诸如疏肝理气、益气养血等。

 

  “中医的优势在于‘补益’,解决人体能量不足的问题。抑郁症其实是人体对应激过程的一种保护机制,长期的应激会导致人体的损耗,也就是中医说的虚证。当患者使用中医治疗后,会觉得自己有力气、能吃饭睡觉、心情好了,这也体现了中医心身并调的优势。”郭蓉娟说,“西医作用于神经递质,中医重在改善能量代谢障碍,中西医结合就会达到增效的目的,对于一些难治性的重症患者,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郭蓉娟以舒肝解郁胶囊为例进行了说明,该药主要由贯叶金丝桃和刺五加组成,既有疏肝解郁的功效,亦可健脾安神、扶正补虚,两者配伍颇为合理。对舒肝解郁胶囊具体成分的各项研究表明,其可改善大脑中5-羟色胺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水平,进一步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有利于缓解抑郁症。

 

  目前,中医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是肯定的,但是在具体研究中仍有需要完善的方面。郭蓉娟认为,需要加强中医疗效的循证医学研究,证明“为什么有效、在哪些方面有效”。她表示,中医治疗正在从经验积累向循证研究转变,希望能形成中医治疗抑郁症的指南,指导临床医生规范应用,实现治疗的标准化、同质化。

 

  严格把控药物质量为患者提供保障

 

  中药的原材料是药物质量管控的重要方面,同样一个方子,如果药物质量不过关,很可能达不到预期的疗效。据郭蓉娟介绍,目前,国家也在严格加强质量管理,从种植、鉴定等多个环节入手,进行全链条监控,严格把控药物质量。2022年,国家药监局、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国家中医药局四部门联合发布了新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对中药材生产企业的质量控制进行规范,提出了统一规划生产基地,统一供应种子种苗或其他繁殖材料,统一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管理,统一种植或者养殖技术规程,统一采收与产地加工技术规程,统一包装与贮存技术规程的“六统一”原则。

 

  在中药质量管理方面,为保障优质药材的原料供应,国内多家企业选择将中药的药品质量控制体系向中药材产地种植加工环节延伸,积极推进新版GAP的实施。例如,康弘药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在四川、甘肃、新疆、黑龙江共建立6个中药材种植基地,种植面积共3500余亩;同时还建立了药材信息追溯系统和可视化系统,确保中成药全生命周期“来源可查、去向可追”,为中药的研发、生产和流通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品质保障。

 

  谈及未来,郭蓉娟表示,对抑郁症患者本人来说,正视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作为精神科专业从医者,她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尊重和包容,让每一个真正有需求的患者,都能获得专业的帮助。

打印】 【关闭】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医药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医药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pharmnet@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健康推荐
·中疾控发布2025年“五一”...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国家...
·专家提示:重点儿童疫苗接...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健康...
·国家疾控局:“五一”假期...
·高尿酸痛风会引发肾病 应...
·谷雨节气将至 专家支招科...
·如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科学...
·发生运动损伤如何急救处置...
开心一笑
·
量血压时常做这6件事?...
·
望梅止渴也能够引发肝脏...
·
女人绝经居然有好处 这3...
·
玩拼图、听音乐!11个习...
·
专家:减重手术效果好 ...
·
重视糖尿病前期, 莫让...
·
肝病新药!吉利德口服FX...
·
营养师的“双11”囤食清...
·
得了肾病综合征竟然是脚...
健康测试
 心理年龄测试  精神状态测试
 老人心理健康  紧张状况自测
体形
测试
体重:
公斤
身高:
标准
体重
食物
热量
五谷类,豆类 蔬菜类
水果类 肉类 蛋类 水产类
油脂类 奶类 糕点小吃
饮料类 糖类 茵藻类 全部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造血系统 心血管系统 皮肤科
神经及精神难病 儿科 五官科
新陈代谢及内分泌系统 外科
结缔组织及免疫性难病 妇科

鼻咽癌 慢性咽炎 复发性口疮
白血病 慢性肾炎 肾病综合征
糖尿病 高脂血症 骨质增生症
白癜风 白塞氏病 红斑性狼疮
脑积水 智力低下 脊髓灰质炎
脊髓炎 震颤麻痹 坐骨神经痛
肥胖症 高血压 胃下垂 胃癌
白内障 青光眼 荨麻疹 斑秃
硬皮病 酒渣鼻 银屑病 湿疹
艾滋病 尿崩症 尿石病 遗尿
习惯性流产 乳腺增生病 不孕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扩张 中风
风湿性心脏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白细胞减少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
精液异常症 阳痿  ……更多
  站内支持: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领导关怀 - 使用帮助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国贸通 - 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纺织网 - 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农业网 - 蔬菜网
浙江都市网 - 医疗器械网 - 红娘网 - China Medical Device - 糖酒招商网 - 卫浴网 - Toocle.com - ChinaChemNet - 医药招商 - 医药招商网
© 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