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 用 名: |
马蔺子素胶囊 |
曾 用 名: |
|
英 文 名: |
IRISQUINONE CAPSULES |
拼 音 名: |
MALINZISU JIAONANG |
药品类别: |
放射性同位素药 |
性 状: |
本品为硬胶囊,内容物为黄色粉末。 |
药理毒理: |
药理作用:本品为放射增敏剂,对人宫颈癌、小鼠艾氏腹水瘤、小鼠淋巴细胞白血病等细胞株、荷瘤动物肿瘤及乏氧细胞的生长有放射增敏作用。其作用机制为:抑制恶性肿瘤细胞呼吸,降低耗氧量;选择性降低恶性肿瘤细胞内谷胱甘肽含量;抑制恶性肿瘤细胞DNA合成及断裂后的修复;阻滞恶性肿瘤细胞生长周期于对射线敏感的G1期。毒理作用:急性毒性:马蔺子素一次灌胃LD50为2590.6mg/kg;小鼠一次腹腔注射LD50为35.06±0.99mg/kg。动物中毒症状为毛松、厌食、稀便,尸检可见胃肠胀气。长期毒性: 1 |
药代动力学: |
带瘤小鼠口服本品后其血浆浓度呈双室模型,t1/2α为0.096小时,t1/2β为73.72小时,Vd为0.150L,表明本品吸收速度快,消除时间长;组织分布情况表明,药物在消化道内滞留时间长,12小时瘤体内放射性最高,24小时血药浓度仍维持在该水平,肺和胸腺中也有较高放射性,脑和肌肉最低。本品一次给药后,半小时后尿中已有较高放射性,24小时后粪及尿中的排出率分别为14.8%和30.3%。 |
适 应 症: |
本品为放射增敏剂,用于放射治疗的肺癌、食道癌和头颈部癌等的放射治疗。 |
用法用量: |
饭后口服,一日2次,一次2粒,分别于放疗前、后服用。小儿酌减。本品应在接受放疗前2-3日开始服用,连续服用直至放疗结束。 |
不良反应: |
部分患者有轻度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其发生率较单纯放射治疗时高,一般不影响继续用药,个别反应患者,可减量或对症治疗,饭后服用可减少胃的反应。 |
禁 忌 症: |
|
注意事项: |
1.本品宜避光保存。 2.在放疗期间应持续服药,以免影响疗效。 3.因本药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建议从小剂量开始服用(一日1-2粒);若出现以上反应可对症治疗,对症治疗药物不影响马蔺子素的疗效。 4.本药宜饭后服用,以减少胃肠反应发生。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
尚不明确。 |
儿童用药: |
|
老年患者用药: |
|
药物相互作用: |
尚不明确。 |
药物过量: |
|
贮 藏: |
遮光,密闭,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
包 装: |
55mg(以马蔺子甲素和马蔺子乙素总量计) |
有 效 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