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药品查询:
返回搜索首页
首页 > 医药搜索 > 化学药品说明书 本网数据仅供参考![免责声明]  
 

阿司匹林肠溶胶囊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通 用 名: 阿司匹林肠溶胶囊
曾 用 名:
英 文 名: ASPIRIN DELAYED-RELEASE CAPSULES
拼 音 名: ASIPILIN CHANGRONG JIAONANG
药品类别: 抗血小板药
性  状: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肠溶包衣小丸,除去肠溶包衣显白色。
药理毒理: 药理学(1)镇痛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及其他能使痛觉对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敏感的物质(如缓激肽、组胺)的合成,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但不能排除中枢镇痛(可能作用于下视丘)的可能性。(2)抗炎作用:确切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由于本品作用于炎症组织,通过抑制前列腺素或其他能引起炎性反应的物质(如组胺)的合成而起抗炎作用。抑制溶酶体酶的释放及白细胞趋化性等也可能与其有关。(3)解热作用;可能通过作用于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外周血管扩张,皮肤血流增加,出汗,使散热增加而起解热作用。此种中枢性作用可能与前列
药代动力学: 本品在小肠上部可吸收大部分。但肠溶片剂吸收慢。阿司匹林的蛋白结合率低,但水解后的水杨酸盐蛋白结合率为65%~90%。血药浓度高时结合率相应地降低。肾功能不全及妊娠时结合率也低。t1/2为15~20分钟;水杨酸盐的t1/2长短取决于剂量的大小和尿pH值,一次服小剂量时约为2~3小时;大剂量时可20小时以上,反复用药时可达5~18小时。本品在胃肠道、肝及血液内大部分很快水解为水杨酸盐,然后在肝脏代谢。代谢物主要为水杨尿酸(salicyluric ac
适 应 症: 本品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可用于预防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用法用量: 用于抗血栓形成应用小剂量,每日75~300mg,每日1次。
不良反应: 一般用于解热镇痛的剂量很少引起不良反应。长期大量用药(如治疗风湿热)、尤其当药物血浓度〉200μg/ml时较易出现不良反应。血药浓度愈高,不良反应愈明显。(1)较常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由于本品对胃粘膜的直接刺激引起)等胃肠道反应(发生率3%~9%),停药后多可消失。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有胃肠道出血或溃疡。(2)中枢神经:出现可逆性耳鸣、听力下降,多在服用一定疗程,血药浓度达200~300μg/L后出现。(3)过敏反应:出现于0.2%
禁 忌 症: (1)对本品过敏者禁用;(2)下列情况应禁用:①活动性溃疡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②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③有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史者,尤其是出现哮喘、神经血管性水肿或休克者。
注意事项: (1)叉过敏反应。对本品过敏时也可能对另一种水杨酸类药或另一种非水杨酸类的非甾体抗炎药过敏。但非绝对。必须警惕交叉过敏的可能性。(2)对诊断的干扰:①长期每日用量超过2.4g时,硫酸铜尿糖试验可出现假阳性。葡萄糖酶尿糖试验可出现假阴性;②可干扰尿酮体试验;③当血药浓度超过130μg/ml时,用比色法测定血尿酸可得假性高值,但用尿酸酶法则不受影响;④用荧光法测定尿5-羟吲哚醋酸(5-HIAA)时可受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儿童用药:
老年患者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 1.与其他非甾体类消炎药同用时,胃肠道不良反应增加,而疗效并不加强。
2.抗酸药(长时大量应用)或尿碱化药:因便尿液碱化可增加本品排泄,使血药浓度降低。
3.与口服抗凝药同用时可能增加出血的危险。
4.与其他水杨酸类药同用,可使水杨酸血浆浓度升高甚至引起毒性反应的水平。
5.碳酸酐酶抑制药可使尿碱化,不仅能导致水杨酸盐排泄增加,血药浓度降低,而且因继发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透入脑组织中的量增加,出现毒性反应。
6.糖皮质
药物过量:
贮  藏: 遮光,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包  装: 75mg
有 效 期: 暂定二年半



本网数据仅供参考![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