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 用 名: |
甲地高辛片 |
曾 用 名: |
|
英 文 名: |
METILDIGOXIN TABLETS |
拼 音 名: |
JIADIGAOXIN PIAN |
药品类别: |
强心药 |
性 状: |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片。 |
药理毒理: |
甲地高辛为地高辛末端位的羟基被甲氧基取代的衍生物。其正性肌力作用与地高辛相似但较强,负性频率作用和对心肌电生理等特性与地高辛相似,而其分子活性和药物的亲脂性显著增强,具有胃肠道吸收好、起效快等特点。 |
药代动力学: |
口服经胃肠道吸收快且规则,安全性高,吸收率达91%-95%,口服10-20分钟起效,30-40分钟达峰浓度,约1小时达最大效应;作用完全消失时间为6天。蛋白结合率为30%,半衰期为41±6小时。甲地高辛大部分以原形和代谢产物经肾排除,一部分从肾外途径排除,因此对合并有肾功能不全患者,可能较地高辛安全。 |
适 应 症: |
适用于急、慢性心力衰竭。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0.2㎎,每日2次,2-3天后改为维持量,口服一次0.1㎎,每日1-2次。 |
不良反应: |
1、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新出现的心律失常、胃纳不佳或恶心、呕吐(刺激延髓中枢)、下腹痛、异常的无力、软弱。2、少见的反应包括:视力模糊或"色视"(中毒症状,如黄视等)、腹泻、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如精神抑郁或错乱。3、罕见的反应包括:嗜睡、头痛及皮疹、荨麻疹(过敏反应)。4、在洋地黄的中毒表现中,心律失常最重要,最常见者为室性早搏,约占心脏反应的33%。其次为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或加速性交界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窦 |
禁 忌 症: |
禁用:1、与钙注射剂合用;2、任何强心甙制剂中毒;3、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4、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若伴收缩功能不全或心房颤动仍可考虑);5、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或扑动。 |
注意事项: |
1、不宜与酸、碱类配伍。2、慎用:①低钾血症;②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③高钙血症;④甲状腺功能低下;⑤缺血性心脏病;⑥急性心肌梗死早期;⑦活动期心肌炎;⑧肾功能损害。3、用药期间应注意随访检查:①血压、心率及心律;②心电图;③心功能监测;④电解质尤其钾、钙、镁;⑤肾功能;⑥疑有洋地黄中毒时,应作地高辛血药浓度测定。过量时,由于蓄积性小,-般于停药后1-2天中毒表现可以消退。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
本品可通过胎盘,故妊娠后期母体用量可能适当增加,分娩后6周减量。本品可排入乳汁,哺乳期妇女应用须权衡利弊。 |
儿童用药: |
新生儿对本品的耐受性不定,其肾清除减少;早产儿与未成熟儿对本品敏感,按其不成熟程度而减小剂量。按体重或体表面积,1月以上婴儿比成人用量略大。 |
老年患者用药: |
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表观分布容积减小或电解质平衡失调者,对本品耐受性低,必须减少剂量。 |
药物相互作用: |
1、与两性霉素B、皮质激素或失钾利尿剂如布美他尼(Bumetanide,制品为丁尿胺)、依他尼酸(Ethacrynic Acid,利尿酸)等同用时,可引起低血钾而致洋地黄中毒。2、与制酸药(尤其三硅酸镁)或止泻吸附药如白陶土、果胶、考来烯胺(Cholestyramine,消胆胺)和其他阴离子交换树脂、柳氮磺吡啶(Sulfasalazine)或新霉素、对氨水杨酸合用时,可抑制洋地黄强心甙吸收而导致强心甙作用减弱。3、与抗心律失常药、钙盐注射剂、可卡 |
药物过量: |
1、如地高辛浓度在2.0~2.5ng/ml以上,应警惕洋地黄过量或毒性反应。临床测定的洋地黄浓度包括游离与结合状态两部分,不同个体及不同病理生理状态二者比例有变,洋地黄中毒主要与游离部分的血浓度过高有关,临床应用时尤应注意。2、如患者在2-3周之前用过任何洋地黄制剂,宜予较小剂量,以免中毒。3、强心甙剂量计算应按标准体重,因脂肪组织不摄取强心甙。4、推荐剂量只是平均剂量,必须按照患者需要调整每次剂 |
贮 藏: |
密封、保存。 |
包 装: |
0.1mg。 |
有 效 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