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 用 名: |
来曲唑片 |
曾 用 名: |
|
英 文 名: |
LELROZOL TABLETS |
拼 音 名: |
LAIQUZUO PIAN |
药品类别: |
激素类及抗激素类抗肿瘤药 |
性 状: |
本品为类白色片。 |
药理毒理: |
来曲唑是新一代代芳香化酶抑制剂,为人工合成的苄三唑类衍生物,来曲唑通过抑制芳香化酶,使雌激素水平下降,从而消除雌激素对肿瘤生长的刺激作用。体内外研究显示,来曲唑能有效抑制雄激素向雌激素转化,而绝经后妇女的雌激素主要来源于雄激素前体物质在外周组织的芳香化,故它特别适用于绝经后的乳腺癌患者。来曲唑的体内活性比第一代芳香化酶抑制剂氨鲁米特强150~250倍。由于其选择性较高,不影响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和甲状腺功能,大剂量使用对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类物质分泌无抑制作用,因此具有较高的治疗指数。各项临床前研 |
药代动力学: |
口服来曲唑后,药物很快在胃肠道完全吸收,1h达最高血清浓度,并很快分布到组织间。血清蛋白结合率低,仅60%,血清终末消除相半衰期约2d。其清除主要通过代谢成无药理作用的羟基代谢产物。几乎所有代谢产物和约5%原药通过肾脏排泄。 |
适 应 症: |
绝经后晚期乳腺癌,多用于抗雌激素治疗失败后的二线治疗。 |
用法用量: |
每次2.5mg,口服,每日1次。性别、年龄及肝肾功能与来曲唑无临床相关关系,故老年患者和肝肾功能受损的患者不必调整剂量。 |
不良反应: |
随机分组试验表明,每天口服来曲唑2.5mg,与药物可能相关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AG组的46%。来曲唑的不良反应多为轻度或中度,以恶心(2%~9%)、头疼(0%~7%)、骨痛(4%~10%)、潮热(0%~9%)和体重增加(2%~8%)为主要表现,其他少见的还有便秘、腹泻、瘙痒、皮疹、关节痛、胸痛、腹痛、疲倦、失眠、头晕、水肿、高血压、心律不齐、血栓形成、呼吸困难、阴道流血等。 |
禁 忌 症: |
|
注意事项: |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
尚不明确。 |
儿童用药: |
|
老年患者用药: |
|
药物相互作用: |
该药与三苯氧胺或其他芳香化酶抑制剂联合用药,疗效并无提高。 |
药物过量: |
|
贮 藏: |
密闭,室温干燥处保存。 |
包 装: |
|
有 效 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