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 用 名: |
磷[32P]酸钠口服溶液 |
曾 用 名: |
|
英 文 名: |
SODIUM PHOSPHATE[32P]ORAL SOULUTION |
拼 音 名: |
LIN[32P]SUANNAYAN KOUFURONGYE |
药品类别: |
放射性同位素药 |
性 状: |
本品为无色澄清液体。 |
药理毒理: |
32P只发射β射线,其平均能量为0.695meV,在组织中的平均射程为4mm,其能量皆在浓聚局部吸收,对局部组织产生辐射损伤。Na2H32PO4在细胞内的聚集量与细胞分裂速度成正比,血液恶性肿瘤细胞分裂迅速,浓聚量较正常造血细胞高3~5倍,加上肿瘤细胞对射线又较敏感,故若给予足够量的Na2H32PO4,肿瘤细胞可以接受足够的辐射剂量而受到破坏和抑制,而正常造血细胞尚不受明显影响。当Na2H32PO4量过大时,则正常造血细胞也将受到明显抑制。因此,利用32P的局部照射可以破坏和抑制肿瘤组织的生长, |
药代动力学: |
口服本品后,胃肠道平均吸收73.8%,静脉注射后,在最初24小时内约有5%~10%,随尿排出,4~6日内约25%从尿排出,粪便内排出极少,其有效半衰期约为8日。当32P进入人体内无机磷代谢库以后,开始数日内均匀分布于体内,以后则主要聚集在骨、骨髓、肝、脾和淋巴结内,其浓度可较其他组织多10倍。 |
适 应 症: |
用于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疾病。并可制成外用敷贴治疗皮肤病等。 |
用法用量: |
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口服,每一疗程148~222MBq(4~6mCi);2周至3个月后根据病程需要可再给111~148MBq(3-4mCi)。外敷贴治疗根据病灶性质及大小,遵医嘱实施。 |
不良反应: |
1.由于32P有抑制骨髓造血的功能,因此,治疗剂量过大时,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症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等。应用大量32P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可能造成急性白血病的发病率增加。2.用32P治疗后一般无特殊反应。体质较差者可有头晕、恶心、呕吐和食欲不佳等,可对症处理。一般疗效出现较为缓慢,2~4周后才见到症状改善,一个月后才出现血细胞的明显下降,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抑制较红细胞明显。 |
禁 忌 症: |
1.脑出血急性期。2.活动性肺结核。3.如红细胞计数少于2.5×109/L应特别注意。当网织细胞低于0.2%、白细胞低于3.0×109/L或血小板少于8.0×109/L时,应禁用。 |
注意事项: |
1.治疗前后观察患者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低于3.0×109/L,血小板低于8.0×109/L禁用。2.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
禁用。 |
儿童用药: |
禁用。 |
老年患者用药: |
|
药物相互作用: |
尚不明确。 |
药物过量: |
|
贮 藏: |
置适宜的屏蔽容器内,密闭保存。容器表面辐射水平应符合规定。 |
包 装: |
1、370MBq。2、740MBq。3、1850MBq。4、3700MBq。 |
有 效 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