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感冒俗称伤风,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传染病。由于感染的病邪不同,人体有偏热、偏寒的差异,症候表现也有寒热之分。风寒感冒以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周身酸痛、鼻塞流涕为主症;风热感冒以身热、微恶、头痛且胀,咽喉肿痛或口干欲饮、出汗为特征。另外,病情较重、且有较强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称流行性感冒,中医叫"时行感冒"。感冒,四时皆可发病,但以冬春寒冷季节为多见。因此,选用感冒茶方,要因人、因时、因症而异,特别要从流行、风寒、风热三方面加以区别。
|
|
|
苏藿茶 |
|
〔配方〕柴苏叶、藿香、薄荷、荆芥各4.5克,茶叶3克。
|
|
〔功效〕疏风解表,防治感冒。
|
|
石菖蒲茶 |
|
〔配方〕茉莉花6克,石菖蒲6克,清茶10克。
|
|
〔功效〕祛寒去湿,理气安神。
|
|
姜糖薄荷茶 |
|
〔配方〕细茶叶6克,薄荷叶3克,生姜汁半匙,白糖半匙。
|
|
〔功效〕治风热感冒发热。
|
|
银花白糖茶 |
|
〔配方〕金银花20克,茶叶6克,白糖50克。
|
|
〔功效〕治风寒感冒,恶寒、头痛、无汗、鼻塞等症。
|
|
胡桃茶 |
|
〔配方〕茶叶、葱白、胡桃、姜片和绿豆适量。
|
|
〔功效〕治风热感冒。
|
|
午时茶 |
|
〔配方〕苍术、柴胡、防风、羌活、桔皮、山楂、连翘、神曲、藿香、白芷、枳实、川芎、甘草各30克,厚朴、桔梗、麦芽、紫苏各45克,红茶5克。
|
|
〔功效〕治风寒感冒。有祛风散寒之效。
|
|
天中茶(一) |
|
〔配方〕制半夏、制川朴、杏仁(去皮)炒莱菔子、陈皮各90克,荆芥、槟榔、香薷、干姜、炒车前子、羌活、薄荷、炒枳实、柴胡、大腹皮、炒青皮、炒白芥子、猪苓、防风、前胡、炒白芍、独活、炒苏子、土藿香、桔梗、藁本、木通、紫苏、泽泻、炒苍白术各60克、炒麦芽、炒神曲、炒山楂、茯苓各120克、白芷、甘草、炒草果仁、秦艽、川芎各30克、红茶叶3 克。
|
|
〔功效〕疏散风寒。治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肢 ,胸闷呕恶等症。
|
|
苏叶炒盐茶 |
|
〔配方〕炒茶叶5克,炒盐10克,苏叶5克。
|
|
〔功效〕清热除哑。治感冒引起的声音嘶哑。
|
|
橄榄萝卜茶 |
|
〔配方〕橄榄250克,萝卜5 ~1克,茶叶15克。
|
|
〔功效〕清热解毒,治流行性感冒。
|
|
白芷荆芥茶 |
|
〔配方〕香白芷30克,荆芥穗3克,腊茶3克。
|
|
〔功效〕治风寒感冒初起。
|
|
酒茶 |
|
〔配方〕红茶5克,酒适量。
|
|
〔功效〕治感冒头痛。
|
|
梅肉红茶 |
|
〔配方〕梅干1粒,红茶1大匙。
|
|
〔功效〕预防感冒,对感冒咳嗽、纳差有效。
|
|
四时感冒茶 |
|
〔配方〕野牡丹,鬼针草、仙鹤草、香蕾、野花生、陈皮、截叶铁扫帚、南五味子藤,牡荆叶、薄荷、防己、青蒿、玉叶金花、铁苍菜、茶叶、高粱酒、马 鞭草各适量。
|
|
〔功效〕治感冒。
|
|
芦根茶 |
|
〔配方〕芦根50克,鲜萝卜2 克,葱白7个,青橄榄7个。
|
|
〔功效〕治流行性感冒。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