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 穴: 常用穴:至阴。
备用穴:隐白、三阴交、京门。
操 作: 一般仅取双侧至阴穴,如效不显酌加或改用1~2个配穴。用艾卷两支(长30㎝),直径1.2㎝,点燃后,术者双手执住分别在两侧穴位行温和灸,艾火距离穴位约为2~3㎝,以不产生灼痛而有明显的温热感为度。每次施灸10~15min。为加强转胎效果,亦可将治疗时间选在下午申时(4时左右),嘱患者空腹及排空二便,全身放松并将注意力集中于小腹部。医者在双侧至阴穴行指切数十下,使局部有胀痛感,每隔5min重复1次。然后以艾条作温和灸,每穴15min,若出现热感沿经络上行,并觉胎位有转动为佳。上述各法,均每日灸治1次,连续4次一疗程。
效 果: 共以上法治疗2353例,结果成功率为77.05~90.3%。多在一个疗程内成功,并以横位转胎成功率最高,臀位次之、足位最差。另外尚有一定复变率。但对复变者继续施灸,多数患者胎位仍可纠正。
注意事项: (1)艾灸法(包括以下的无瘢痕灸法)主要用于怀孕29~40周的各类胎位异常的孕妇。本法较为简便,可作为首选取之法。
(2)施灸时,孕妇可取坐位,脚踏凳上,并解开裤带,亦可取仰卧位,两腿伸直。嘱孕妇灸治的当天晚上睡眠时解开腰带,并卧向儿背之对侧。接受灸治之后,每日复诊,胎位转正后即停灸,但仍须继续复查。
(3)迄今尚未发现艾条薰灸对胎儿和孕妇有不良影响,艾灸亦无禁忌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