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 > 健康家园 > 健康导航/健康杂坛

青少年性知识“来路不正”课堂教育急需变路子


www.PharmNet.com.cn  来源: 南方日报  日期: 2007-08-22

同仁堂药业
    《2007广东性学报告》出炉,高中生性教育、婚外恋等成热议话题
 
    广东人的性观念正在发生着变化:调查显示,近四成高中生认为贞操“不重要”或“看具体情况”、近2/3大学生接受“婚前同居”……
 
    由广东省性学会主持编辑的《2007广东性学报告》昨天出版。该书收集了30余篇论文,省政府副秘书长、省人口计生委主任张枫写序倡议性文明、树立性道德、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书中披露一些最新调查结果,探讨了大学生同居、高中生“早恋”观念变化,以及家庭冷暴力、婚外恋等热点话题。
 
    高中生性教育
 
    “老师挑着讲,学生偷着看(黄色刊物)”
 
    遇到性问题问老师的学生不足4%
 
    去年,著名性学专家胡佩诚在广州演讲直言:“中国的家庭和课堂性教育完全失败。”那么,广东高中生的青春期性教育情况如何?
 
    江门的吴惠贤老师在我省某重点高中抽样调查高一、高二、高三共10个班,收回有效问卷505份。调查某种意义上也印证了胡佩诚的观点。
 
    调查显示,学生性知识的来源首先来自书刊、媒体(占60%),其次是同学、朋友(占51.88%),再次是学校和老师(占23.37%),最后才是家长(占9.18%)。而当遇到性问题和困惑时,先是求助朋友、自己看书,找老师咨询的不足4%,而67.29%的学生“没有试过”问父母这些问题。62.57%学生希望父母在性教育方面能与他们坦诚交流,不要随便限制孩子的自由(占35.45%)。40.20%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性教育应该改进,增加更多教育课程。
 
    目前在家庭里,许多家长谈“性”色变,或疏于引导,或敷衍了事。在学校,性教育教材缺乏,很多学校只有《生理卫生》课本,章节少、内容陈旧,“老师挑着讲,学生偷着看(黄色刊物)”现象普遍。长期的性教育缺失,导致青少年的性知识“来路不正”。2003年我国一项调查表明,我国未成年人的性知识70%来自黄色刊物、三级片和成人网站。
 
    约四成学生认为贞操“不重要”或“看具体情况”
 
    “你认为一个人的贞操十分重要吗?”60.93%的学生认为“是”,5.06%认为“不重要”,而34.01%认为“看具体情况”,到了高三学生这个数字上升到41.77%。
 
    对于父母担心的早恋问题,高中生也表示相当宽容。不赞成中学生恋爱的只有22.65%,而明确赞成的有18.98%,认为“无所谓”的高达58.37%,高三学生认为“无所谓”的比例达66.88%。
 
    专家指出,早恋是青春期正常现象,简单的“堵”无济于事,要以“防”和“导”为主。父母应该以科学态度,正面回答孩子的问题,教会他们必要的生理卫生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例如女孩子月经期如何护理、如何防止性侵犯、如何紧急避孕等。
 
    学校是主渠道,应把青春期性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要调整观点和教育方式,老师不要简单灌输、“蜻蜓点水”,而应该借鉴国外同伴教育方式,老师设计适当的情况,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讨论,产生思维碰撞再合理引导。
 
    大学生性观念
 
    近三分之二的大学生接受“婚前同居”
 
    “心动”多行动少,全国本科生同居仅占5%
 
    省社科院孙蕾、郭显超的论文《大学生同居现象浅议》指出,大学生同居现象日渐普遍,大学生对这一行为持比较宽容的态度。这也暴露了性教育、学校管理、文化碰撞等方面的诸多问题。
 
    大学生的性观念有多开放?据媒体对上海、广州、北京等50余所大学的4109名男女大学生抽样调查,反对同居的占31.3%,完全赞同的占19.8%,48.9%的学生属于中立派。而全国24个省市2000名本、专科学生的问卷和座谈调查显示,对大学生同居表示赞成的占28.4%,任其自然的占57.6%,只有13.5%的人明确反对。研究者据此认为,目前大学生对未婚同居行为持比较宽容的态度,有接近2/3的人可以接受。
 
    观念上可以接受,但具体行为怎样?人民大学潘绥铭教授的实证调查显示,在全国大学本科生中,同居的仅占5%。而西安对五所高校800名大学生抽样调查显示,有7.02%的学生有同居行为。研究者分析认为,大学生尽管观念比较超前,但真正付诸行动同居的仍属少数。
 
    矛盾心态:宽容同居却不允许自己配偶“失贞”
 
    调查显示,由于前途不确定因素很多,23.4%的大学生同居者表示不会与现在的同居伙伴结婚,而表示“不确定”的高达55.1%,他们大多比较现实,把现在的同居关系看作暂时的。
 
    值得玩味的是,一方面大学生对婚前同居宽容度很高,一方面却对自己法律上的配偶的贞操看得很重,特别是男方对女方。调查显示,“如果你的恋人失去贞节,你还会与她结婚吗?”竟有53.4%的男大学生答“不”。有人直言:“朋友怎么乱搞,都无所谓;但自己的老婆不行。”研究者指出,这种看似矛盾的心理,其实是传统男权社会和贞操观念在现代的遗留。在这种现实中,女性无疑处于劣势地位,其选择婚前同居,变数较大,容易给以后的婚姻埋下隐患。
 
    婚外恋
 
    “陈世美”变心,是“秦香莲”无能?
 
    “黄脸婆”没魅力,拴不住自己的老公?
 
    “上世纪70年代,婚外恋是不能踩的雷区;80年代,婚外恋是作风问题;90年代,婚外恋是流行风;21世纪,婚外恋是被遗弃者的无能。”
 
    研究者魏敏在论文《婚姻失守:女性在家庭中的边缘化》中提出一个值得警醒的现象:对于“陈世美”,我们似乎是越来越宽容了。
 
    魏敏愤愤不平地指出,当男人有了钱,忽然感到妻子过时了,就想着一位“与时俱进”的红颜知己共享成功或再创佳绩。而那个留守在家庭中的女人就只能被逐出家门,让她自己去承担自己的命运。不仅如此,由于我们的时代提倡“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女人被赶出家门还有言之凿凿的理由——谁让她不自强自立呢?
 
    她举了一个例子:她接待一个50多岁的下岗女工,前几年单位效益不好,被迫回家当主妇。老公嫌她是“黄脸婆”,有了情人要跟她离婚。她被赶出家门,没有生活来源。她惨痛哭诉:“旧社会就算男人纳妾,也还不至于让大老婆无家可归啊!”
 
    下岗“4050”妇女易成现代“秦香莲”
 
    这在前几年那些下岗的“4050”妇女阶层表现最为明显。这时,她们往往视老公为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旦风吹草动就查短信、翻电话记录、跟踪老公,总之患得患失把自己一步步逼向崩溃的边缘。而等到男人抽身而出,她们又相信了作家和电视的忠告,是自己没本事拴不住男人,又逼得太紧犯了错,导致婚姻失守,于是开始忏悔。现代“秦香莲”就是这样炼出来的,成为社会、家庭和文化的牺牲品,还要为自己的苦难承担道义上的责任。
 
    专家呼吁,社会应关注和关怀这一群体,有关影视作品的“导向问题”应该扭转。
 
    家庭冷暴力
 
    七成家庭有过“冷战”,多是“知识分子”“白领”
 
    夫妻不说话,停止或敷衍性生活
 
    省社科院的黎明泽解释说,家庭冷暴力,又称精神暴力,指夫妻一方对对方漠不关心,言语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等以不作为形式出现的隐性暴力行为。
 
    据我国心理学专家刘吉吉博士对北京、天津等城市的2000多个家庭调查结果表明,70%以上的家庭都有过或正处在不同程度的冷暴力。
 
    家庭冷暴力多发生在城市的“知识分子”或“白领”等高收入家庭。他们多数认为拳打脚踢“太暴力”、“不文明”,一旦夫妻发生矛盾,就选择“冷战”这种“比较文明”的方式。
 
    “邻居不劝、居委会不问”,建议社工干预
 
    家庭暴力在我国一直被认为是“私事”、“家事”,因此造就了“邻居不劝、居委会不问、单位不管、不出人命司法机关不理”的“四不”现象。面对这种新型的婚姻家庭问题,传统的居委会、妇联组织调解作用难以发挥,法律介入操作性不大。
 
    专家建议,可以借鉴引入西方的专业助人的“社会工作”制度,通过开展个案心理辅导、合理维权,为受害者提供互助平台,在社区中加强教育,营造拒绝家庭冷暴力的和谐文化。
打印】 【关闭】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医药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医药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pharmnet@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健康推荐
·高血压患者夏日如何运动?...
·国家卫健委:警惕“秋老虎...
·动起来!从第17个全民健身...
·立秋养生要注意“三防一养...
·胃肠不适、晒伤多发?中医...
·立秋节气如何养生?三个换...
·干吃蒙脱石散险窒息?专家...
·专家解读:强降雨后,如何...
·广东基孔肯雅热新增报告病...
开心一笑
·
量血压时常做这6件事?...
·
望梅止渴也能够引发肝脏...
·
女人绝经居然有好处 这3...
·
玩拼图、听音乐!11个习...
·
专家:减重手术效果好 ...
·
重视糖尿病前期, 莫让...
·
肝病新药!吉利德口服FX...
·
营养师的“双11”囤食清...
·
得了肾病综合征竟然是脚...
健康测试
 心理年龄测试  精神状态测试
 老人心理健康  紧张状况自测
体形
测试
体重:
公斤
身高:
标准
体重
食物
热量
五谷类,豆类 蔬菜类
水果类 肉类 蛋类 水产类
油脂类 奶类 糕点小吃
饮料类 糖类 茵藻类 全部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造血系统 心血管系统 皮肤科
神经及精神难病 儿科 五官科
新陈代谢及内分泌系统 外科
结缔组织及免疫性难病 妇科

鼻咽癌 慢性咽炎 复发性口疮
白血病 慢性肾炎 肾病综合征
糖尿病 高脂血症 骨质增生症
白癜风 白塞氏病 红斑性狼疮
脑积水 智力低下 脊髓灰质炎
脊髓炎 震颤麻痹 坐骨神经痛
肥胖症 高血压 胃下垂 胃癌
白内障 青光眼 荨麻疹 斑秃
硬皮病 酒渣鼻 银屑病 湿疹
艾滋病 尿崩症 尿石病 遗尿
习惯性流产 乳腺增生病 不孕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扩张 中风
风湿性心脏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白细胞减少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
精液异常症 阳痿  ……更多
  站内支持: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领导关怀 - 使用帮助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国贸通 - 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纺织网 - 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农业网 - 蔬菜网
浙江都市网 - 医疗器械网 - 红娘网 - China Medical Device - 糖酒招商网 - 卫浴网 - Toocle.com - ChinaChemNet - 医药招商 - 医药招商网
© 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