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 > 健康家园 > 健康关爱/关爱儿童

三代妈妈“育儿经”大比拼


www.PharmNet.com.cn  来源: 千龙网  日期: 2007-09-11

同仁堂药业
    孩子,永远是家里的宝贝疙瘩。但这个“宝贝”到底应该怎么带,每个家长都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论。多少年来,这本“育儿经”一直经历着一轮又一轮的变迁,并展现出其时代的烙印。在此,本版特请来3位极具代表性的妈妈,讲述不同时代的育儿观,并邀请北京海淀妇幼保健儿童早期发展中心主任闫琦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保教授金星明进行逐一点评。
 
    60年代
 
    粗放型
 
    吃饱穿暖不生病就行
 
    冯淑珍(75岁):我几个儿女当年都是“粗放式”带大的,没现在这么多讲究,他们几个哪个不是活蹦乱跳、没病没灾的?当时的观念就是,只图孩子吃饱穿暖不生病,把他们拉扯大就知足了!
 
    在孩子出生的第三天,习俗上是请子女多、身体好的妇女给喂第一次奶,叫做“开奶”。在此之前只给孩子喂点水。过去给孩子喂饭没有现在这么讲究,就是把高粱米煮熟了,然后用嘴嚼碎,再吐到一块干净的布上,用布把饭里面的汁挤出来,放上点糖当奶粉喂孩子。
 
    小孩儿出生7天或12天,就得睡家里祖传下来的“悠车”。所谓“悠车”,其实就是一个木制摇篮,挂在大炕的上方,有一米长,两端是椭圆形的,上面4个铜钩用4根粗绳子拴着,固定在屋顶的吊环里。把孩子放在“悠车”里,肩、臂和腿都要用布带子绑住,一是防止翻身掉下去,二是让他不“溜肩膀”,胳膊腿长得直。睡“悠车”的孩子长大身材好,没有前鸡胸、后罗锅、溜肩膀、罗圈腿之类的毛病。但也有不好的,就是绑住胳膊腿的孩子不能随意翻身,只能仰卧,时间一长,有些“后脑勺”就被压平了。
 
    那会儿根本就没有什么“尿不湿”。尿布都是旧衣服、裤子改的,还是那种家里自己织的布,硬硬的,很粗糙。从大儿子到小女儿,我都一直在用这几块尿布,早就洗得泛白或变黄了。
 
    我总觉得,孩子不是教育出来的,什么样的孩子就该长成什么样。平时,我会给他们唱几首小时候就听过的儿歌,其他时间,几个孩子几乎天天都去院子里疯跑、去水库洗澡、摸鱼。
 
    专家点评
 
    冯女士的育儿经,绝大部分都被时代淘汰了。现在的育儿经中再不是只有“吃好”、“喝好”、“长得胖”、“别磕了碰了”这么简单的几个字,而是有了更多新的内涵在里面。比如,不能违背孩子的自然生长规律,采取绑腿等方法。因为婴儿出生后,下肢呈自然弯曲状态是正常的,肩部和头部也是一样。如果过分束缚,反而会影响骨骼发育。过去孩子生得多,家长和孩子很少交流,不重视亲情之间的沟通,忽视了心理教育,可能会造成其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的障碍,甚至导致性格孤僻。但值得发扬的是,过去的孩子都是满院子跑,不像现在活动空间大多局限在家里,会更利于良好性格的形成。
 
    80年代
 
    规划型
 
    提前给孩子规划人生
 
    宋芬(52岁):我生女儿的时候是1980年。那个年代生孩子,生就生了,没见谁想那么多。我和丈夫在单位都很忙,所以谁也不能把心思全放在孩子身上,只能轮流管。
 
    我女儿断奶很早,1个月就给她喂奶粉了。因为怕烫着她,每次喂前,我都把奶瓶放在嘴里试试温度。3个月时,我开始给她吃蛋黄,4个月喂烂面条。她大一点了,特别不爱吃饭,必须得边哄边喂,有时太费劲了,就开电视让孩子看,达到多喂几口的目的。
 
    老人都说孩子怕冻不怕捂。每到降温,我就给她捂上厚厚的一层,晚上反复起来,看是不是又踹被子了。
 
    她小时候爱让人抱着,无论在家还是在外面,我都抱着她,全家一起看电视时,每次她不老实,就得把她放在腿上,又拍又晃,有时还得使劲地颠,这才听话。
 
    女儿几个月的时候,就让她学走路了。一来担心地板脏,不愿让她在地上活动,二来怕爬的时间长了,耽误了学走路。
 
    我们特别重视孩子的学习,每天监督她做作业,否则不能下楼玩。我妈说,邻居的孩子,小时候都没怎么管,现在也都挺有出息的。可我觉得不对,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完全看家长怎么描绘,怎么给孩子铺平前进的道路。我们从小就给孩子做了规划,上什么小学,考什么高中,学什么乐器,准备多少钱留着出国上学用。
 
    专家点评
 
    这位家长犯的错误不少,比如,辅食添加不够合理,母乳喂养的时间不够。孩子在6个月以后才能给他们吃果泥等糊状食物,不应该吃蛋黄、烂面条等。喂孩子吃饭是不好的习惯,我们现在更讲究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鼓励自己吃。孩子不能总捂着,否则很容易体质变差,易生病。冬季室内温度低时,给孩子盖被子也要盖到腋窝以下。如果棉被较厚,要把孩子胸口处的被子掀起来一点,以利于呼吸和散热。不要错过孩子的爬行阶段,爬行可以增强手、足、胸、腹、腰、背、四肢的肌肉力量,且锻炼协调性,并扩大视听、触觉,增强小脑平衡与反应能力;不要老抱着孩子,让他们多接触自然,多做户外活动,保证每天至少1小时。
 
    新一代
 
    信息型
 
    照着书本养孩子
 
    王睿(28岁):怀宝宝时,家里所有的家务活都不用我干,每天的菜谱也都由家里人精心烹制。婆婆每天变着花样给我做补汤,全家人都围着我转。
 
    怀孕时,我买了很多书“恶补”,还上网搜索一切需要的育儿经验,常常泡在网络育儿论坛里,和年轻妈妈交流心得。
 
    孩子刚生下来时,我什么都不会做,尿布不会换,奶粉不会喂,大部分时间都是婆婆和大姑在照顾。一次心血来潮,把孩子带回自己家,结果,孩子晚上受了凉,得了支气管炎。
 
    听说给孩子喂奶要严格按照每两三个小时一次的频率,所以孩子睡着了我也要把他弄醒喂奶。有人说孩子在四五个月前神经系统发育不全,睡觉时会惊醒,需要大人在一边陪伴,我就抱着他睡。
 
    可再注意也有出问题的时候。一次给孩子喂朋友从美国带回的高级液体奶粉,结果他连续10天不大便。这可把我急坏了,心急火燎去了医院。医生左看右看觉得孩子没病,后来得知孩子吃的是美国奶粉才找到根源:原来美国的奶粉并不适合中国儿童,孩子吃了火气很大就不排便。
 
    在教育方面,我崇尚一切以孩子快乐为目标的“开放式教育”。我会带他听音乐、看戏剧、到游泳馆健身等。我们这一辈的新妈妈大多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想法比较先进。一次,儿子在客厅自己跑着玩,脚下一滑摔了一跤,我看在眼里却不去扶,他四下张望,撇了下嘴,就自己爬起来,什么事也没有地去玩了。
 
    专家点评
 
    相对于父母代代传承的育儿经验,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一批新妈妈可能会有不少源自科学的育儿知识。普遍拥有较高学历的“独生父母”们往往借助网络的力量来拓宽育儿知识的来源。新媒体、专业书籍、长辈传授经验,成为当代育儿的“三大法宝”。所以,育儿知识已从传统意义上的口口相传,变得更加多元。只是“80后”们大多只在理论上达到了一定高度,在父母眼里,他们更多的不过是“眼高手低”。年轻父母自己要有积极的态度,相信自己能够照顾好孩子。也可以去医院开设的婴幼儿养护教育班听听专家的课,有利于做好各种准备。
 
     [编后]
 
    其实,我们在这里讨论三代人的育儿体会,更多的是想告诉您,尽管社会观念在进步,但过去的育儿方法仍有其可借鉴之处。所以,隔代育儿带来的不应该是没完没了的矛盾,而应该是各取所长之后优势的叠加。
打印】 【关闭】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医药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医药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pharmnet@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健康推荐
·高血压患者夏日如何运动?...
·国家卫健委:警惕“秋老虎...
·动起来!从第17个全民健身...
·立秋养生要注意“三防一养...
·胃肠不适、晒伤多发?中医...
·立秋节气如何养生?三个换...
·干吃蒙脱石散险窒息?专家...
·专家解读:强降雨后,如何...
·广东基孔肯雅热新增报告病...
开心一笑
·
量血压时常做这6件事?...
·
望梅止渴也能够引发肝脏...
·
女人绝经居然有好处 这3...
·
玩拼图、听音乐!11个习...
·
专家:减重手术效果好 ...
·
重视糖尿病前期, 莫让...
·
肝病新药!吉利德口服FX...
·
营养师的“双11”囤食清...
·
得了肾病综合征竟然是脚...
健康测试
 心理年龄测试  精神状态测试
 老人心理健康  紧张状况自测
体形
测试
体重:
公斤
身高:
标准
体重
食物
热量
五谷类,豆类 蔬菜类
水果类 肉类 蛋类 水产类
油脂类 奶类 糕点小吃
饮料类 糖类 茵藻类 全部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造血系统 心血管系统 皮肤科
神经及精神难病 儿科 五官科
新陈代谢及内分泌系统 外科
结缔组织及免疫性难病 妇科

鼻咽癌 慢性咽炎 复发性口疮
白血病 慢性肾炎 肾病综合征
糖尿病 高脂血症 骨质增生症
白癜风 白塞氏病 红斑性狼疮
脑积水 智力低下 脊髓灰质炎
脊髓炎 震颤麻痹 坐骨神经痛
肥胖症 高血压 胃下垂 胃癌
白内障 青光眼 荨麻疹 斑秃
硬皮病 酒渣鼻 银屑病 湿疹
艾滋病 尿崩症 尿石病 遗尿
习惯性流产 乳腺增生病 不孕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扩张 中风
风湿性心脏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白细胞减少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
精液异常症 阳痿  ……更多
  站内支持: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领导关怀 - 使用帮助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国贸通 - 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纺织网 - 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农业网 - 蔬菜网
浙江都市网 - 医疗器械网 - 红娘网 - China Medical Device - 糖酒招商网 - 卫浴网 - Toocle.com - ChinaChemNet - 医药招商 - 医药招商网
© 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