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98年的年报中报道,恶性淋巴瘤在发达国家中仅次于肺癌、大肠癌、乳腺癌等高发 肿瘤,占癌症死亡的第6位;在发展中国家占第8位。在我国近年来的抽样调查中,基本位于第10位。近20年来,我国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呈多样化,主要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有时伴发热、体重下降等。如果遇到了怀疑为恶性淋巴瘤的早期信号,如无明确原因的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或诊断为结核或淋巴结炎但经一般抗炎治疗无效者;反复淋巴结肿大和发热;不明原因长期低热或周期性发热伴皮肤瘙痒、多汗、消瘦等,应及时到 医院检查,明确诊断。
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主要是依靠临床表现、病理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其中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的金 标准。对疑似病变部位进行病理检查,这是确诊淋巴瘤的最可靠手段。完善的病理学检查对明确淋巴瘤亚型及制定今后的治疗方案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影像学检查在恶性淋巴瘤诊断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判断 疾病的累及范围和预后。对于诊断为恶性淋巴瘤的患者,应做常规胸腹CT检查,观察肺门、纵隔、气管处的淋巴结是否有肿大,同时也要观察两侧肺脏有没有受侵犯,有无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有无肝脾累积等。消化道造影可以了解胃肠道有无侵犯,X线检查、核磁共振、B超等检查对其他部位病变的判断很有帮助。PET/CT对分期和治疗后疗效的评价尤为重要。
恶性淋巴瘤的治疗主要以化疗为主,但化疗方案应根据其病理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别。随着治疗手段的进步,尤其是以免疫治疗为主的方案的成功应用,恶性淋巴瘤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国内外多项临床研究表明,B细胞淋巴瘤在传统的放化疗基础上,加用单克隆抗体(如美罗华)以后,患者的治疗缓解率、无病生存期、总生存期都得到明显延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