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说话
国庆长假将至,外出旅游,寻访名胜古迹,欣赏湖光山色,寻访人间美食,偷得浮生数天闲,把累计一年的工作压力好好释放已成为现代都市不少家庭的选择。无论是初生的 婴儿、学龄前的 儿童,中小学生乃至高校的大学生,还是中老年人,旅游已经成为大家 运动休闲健身的一种主要手段之一。但人们在旅游途中一定要预防 运动伤害,不让旅游成为 健康的负担。
■旅游前准备要充分
一般而言,大家会在旅游前做一些准备工作,东查查,西找找,有什么景点要看,有什么活动项目要完成,价格是否合适,不少人认为,旅游前的准备工作所带来的乐趣要比真正的旅游时更大。但人们往往忽略在出发前为旅游所需付出的体力和 健康作出评估。例如:进九寨沟,黄龙,香格里拉,青藏铁路等高原山地之前评估高山对身体带来的反应自己能否承受。到山沟里的小路有上坡有下坡,路又不平,对我们的膝关节造成损伤。有否评估过自己膝关节的肌力,能否胜行。女士穿着高跟鞋,男士穿着西装皮鞋是否适合郊外的小泥路等等。另外我们在旅游出发前,还要考虑当地的天气变化,是否太热,阳光是否太强烈、太潮。外出游览也要做充足的准备,如戴上帽子、太阳镜和足够的水。只有充足的准备才能够保证顺利的旅游,也才能让你安心的享受旅游带来的真正乐趣。
登山郊游运动量比较大,对于很少有大活动量的都市人来说,很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因此,在爬山或进行强度比较大的户外运动时要量力而行,一旦发生运动损伤要及时对症处理。
擦伤:即皮肤的表皮擦伤。如擦伤部位较浅,只需涂消毒酒精棉即可;如擦伤创面较脏或有渗血时,应用生理盐水清创后再涂上消毒酒精。
肌肉拉伤:指肌纤维撕裂而致的损伤。主要由于运动过度或热身不足造成,可根据疼痛程度知道受伤的轻重,一旦出现痛感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在痛点敷上冰块或冷毛巾,保持10分钟,以使小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水肿。切忌搓揉及热敷。
挫伤:由于身体局部受到外力作用而引起的组织损伤。受伤后24至48小时以内,采用冷敷处理,但超出这一时间,肿痛开始下降,就应该采取热敷的治疗方法。约一周后可吸收消失。还可用一些止痛药。
扭伤:由于关节部位突然过猛扭转,拧扭了附在关节外面的韧带及肌腱所致。多发生在踝节、膝关节、腕关节及腰部,不同部位的扭伤,其治疗方法也不同。如果是急性腰扭伤,可让患者仰卧在垫得较厚的木床上,腰下垫一个枕头,先冷敷,两三天后热敷。要是关节扭伤,像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等部位扭伤,应将扭伤部位垫高,先冷敷2-3天后再热敷。如扭伤部位肿胀、皮肤青紫和疼痛,可用陈醋半斤加热后用毛巾蘸敷伤处,每天2-3次,每次10分钟。
脱臼:即关节脱位。一旦发生脱臼,应嘱病人保持安静、不要活动,更不可揉搓脱臼部位。如脱臼部位在肩部,可把患者肘部弯成直角,用T恤或者衬衣把前臂和肘部托起,挂在颈上,再用一条宽带缠过脑部,在对侧脑做结。如脱臼部位在髋部,则应立即让病人躺在软卧上送往 医院。
骨折:常见骨折分为两种,一种是皮肤不破,没有伤口,断骨不与外界相通,称为闭合性骨折;另一种是骨头的尖端穿过皮肤,有伤口与外界相通,称为开放性骨折。无论哪种骨折,都需要专业人士或者经过急救培训的人来处理,同时最短时间内送往 医院。
对开放性骨折,不可用手回纳,以免将污染物带入伤口引起感染,应用消毒纱布对伤口作初步包扎、止血后,再用平木板固定送 医院处理。骨折后肢体不稳定,容易移动,会加重损伤和剧烈疼痛,可找树枝、木板等将肢体骨折部位的上下两个关节固定起来。如一时找不到外固定的材料,骨折在上肢者,可屈曲肘关节固定于躯干上;骨折在下肢者,可伸直腿足,固定于对侧的肢体上。
怀疑脊柱有骨折者,需早卧在门板或担架上,躯干四周用衣服、被单等垫好,不至于移动,不能抬伤者头部,这样会引起伤者脊髓损伤或发生截瘫。昏迷者应俯卧,头转向一侧,以免呕吐时将呕吐物吸入肺内。怀疑颈椎骨折时,需在头颈两侧置一枕头或扶持患者头颈部,不使其在运输途中发生晃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