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低温?是指环境气温低于10摄氏度。湿度较高时低温对人危害更大。
什么是冻伤?冻伤是由于寒冷潮湿作用,引起的人体局部乃至全身损伤。轻时可造成一过性损伤,要及时救治;重时可致永久性功能障碍,需进行专业救治。严重时可危及生命,需紧急抢救。
如何预防冻伤?
1、防寒:鞋袜、衣物大小松紧适宜并保持干燥,皮肤暴露部分要保护,如使用口罩、手套、防风耳套等;另外,皮肤涂敷少许油脂,也有减少散热的作用。
2、防湿:要注意保持生活环境干燥,服装、鞋、袜的干爽,潮湿后应及时更换。脚汗多者,可用温热水洗脚,擦干后,再用硼酸粉或滑石粉擦脚掌、趾间,以保持干燥。
3、适当 运动:不要在太冷或者潮湿的环境中逗留时间过久,应避免长期静止不动。特别在户外,要适当活动,如搓脸、搓耳、搓手、跺脚等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供血条件。
4、避免劳累:疲劳、醉酒、饥饿、失血、营养不良等使人体热量和抵抗力降低,也容易引起冻伤,要保持生活规律,营养充沛,心态稳定。
冻伤如何处理?
1、迅速脱离低温环境和冰冻物体。
2、迅速恢复冻伤部位的血液循环和温度,可用40-43℃左右温水中浸泡,切忌对冻伤部位用冰雪擦揉。
3 、全身和重度冻伤应送往 医院进行专业救治,积极抗休克治疗,注意营养和抗感染。
4 、局部冻伤,如无创口,保持干燥,注意保温防冻;如有创口,冻伤药膏外敷,抗感染治疗。
山城自1月以来,天气渐冷,低温 、寒潮渐袭,对 儿童和 老人形成巨大的威胁。在寒冷的季节可能发生和流行的 疾病主要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麻疹、风疹、水痘等 ,要做好常见多发病如 高血压、冠心病、溃疡病等慢性非传染性 疾病预防保健工作 ,尤其是要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爆发。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严格做到早晨起床后、晚上下班后开门窗 (一定要形成对流)15分钟。平时居室即使在使用空调的情况下 ,也要把门窗开启留有一点缝隙 ,让室外空气源源不断进入,利于人体获得充足的氧气。
2、凡3-1 2岁 儿童均应及时接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3年后加强一次。
3、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季节,在流行季节里,勤晒被服,老弱病残及婴 幼儿要注意气候变化,注意保暖,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以防交叉感染。一旦发现突然高热、呕吐、惊厥等症状时,应及时到 医院就诊。
4、暴冷会诱发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和冠心病病人心绞痛、慢性支气管炎,患有这些疾病的人要特别注意保暖。
5、0℃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气象警报,寒流易诱发感冒及心脑血管疾病。老年人特别是过去有心、肺系统疾患的人,更容易受到侵害导致旧病复发,因此要重视冬季保健防病。
6、温度锐减,给感冒病毒的入侵和繁衍提供了温床。伤风感冒在老年人发病率方面仍占第一位。对老年人来说,积极预防更为重要。
7、建议年老体弱者和儿童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经常锻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合理 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多喝开水,不吸烟与酗酒;如有胸闷、胸痛、头痛头晕、肢体麻木等不适,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