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 > 健康家园 > 健康导航/健康杂坛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公布


www.PharmNet.com.cn  来源: 卫生部政务网站  日期: 2008-02-13

同仁堂药业
    卫生部近日发布《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分为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个部分,以健康理念和行为为切入点,确定了66条可通过健康教育干预、针对公众健康生活方式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大力推行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不断提高公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基本保障,也是近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着眼点和主要任务。据介绍,此公告是全球各国政府界定公民健康基本素养的第一份官方文件,也是我国健康教育领域发布的第一份公告。它为实现“健康中国2020”战略迈出了第一步,为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切入点,明确了今后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重点内容,为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效果提供了科学、客观的评价指标,对促进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事业的发展,全面提高我国公民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必将为推进我国公民乃至全人类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据悉,中央财政2008年安排专项资金,将在全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健康素养试点监测,并利用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平台,在中西部地区开展健康素养综合干预工作,了解健康素养现状,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公民健康素养监测体系,加强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促进行动。
 
    健康素养是指个体具有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维持和促进健康的能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公共卫生的主要内容,是提高公民健康素养的重要手段,是减少和消除健康不公平的有效方法。但是,目前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缺乏客观科学的评价和监测指标;社会上开展的一些健康教育活动内容缺乏科学性,有的受商业利益影响,甚至传播错误信息,误导公众。上述情况严重影响和制约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事业的发展。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
 
    一、基本知识和理念
 
    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2.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3.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4个方面。
 
    4.劳逸结合,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
 
    5.吸烟和被动吸烟会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
 
    6.戒烟越早越好,什么时候戒烟都为时不晚。
 
    7.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
 
    8.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促进健康。
 
    9.献血助人利己,提倡无偿献血。
 
    10.成人的正常血压为收缩压低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90毫米汞柱;腋下体温36℃-37℃;平静呼吸16-20次/分;脉搏60-100次/分。
 
    11.避免不必要的注射和输液,注射时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12.从事有毒有害工种的劳动者享有职业保护的权利。
 
    13.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
 
    14.肺结核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产生的飞沫传播。
 
    15.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及时检查是否得了肺结核。
 
    16.坚持正规治疗,绝大部分肺结核病人能够治愈。
 
    17.艾滋病乙肝和丙肝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
 
    18.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
 
    19.异常肿块、腔肠出血、体重减轻是癌症重要的早期报警信号。
 
    20.遇到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可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
 
    21.应该重视和维护心理健康遇到心理问题时应主动寻求帮助。
 
    22.每个人都应当关爱、帮助、不歧视病残人员。
 
    23.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患流感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的症状。
 
    24. 妥善存放农药和药品等有毒物品谨防儿童接触。
 
    25.发生创伤性出血尤其是大出血时,应立即包扎止血;对骨折的伤员不应轻易搬动。
 
    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26.勤洗手、常洗澡,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具。
 
    27.每天刷牙,饭后漱口。
 
    28.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
 
    29.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尊重不吸烟者免于被动吸烟的权利。
 
    30.少饮酒,不酗酒。
 
    31.不滥用镇静催眠药和镇痛剂等成瘾性药物。
 
    32.拒绝毒品。
 
    33.使用卫生厕所,管理好人畜粪便。
 
    34.讲究饮水卫生,注意饮水安全。
 
    35.经常开窗通风。
 
    36.膳食应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搭配。
 
    37.经常食用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38.膳食要清淡少盐。
 
    39.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超重与肥胖。
 
    40.生病后要及时就诊,配合医生治疗,按照医嘱用药。
 
    41.不滥用抗生素。
 
    42.饭菜要做熟;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
 
    43.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和加工。
 
    44.不吃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45.妇女怀孕后及时去医院体检,孕期体检至少5次,住院分娩。
 
    46.孩子出生后应尽早开始母乳喂养,6个月合理添加辅食。
 
    47.儿童青少年应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48.劳动者要了解工作岗位存在的危害因素,遵守操作规程,注意个人防护,养成良好习惯。
 
    49.孩子出生后要按照计划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
 
    50.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51.发现病死禽畜要报告,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
 
    52.家养犬应接种狂犬病疫苗;人被犬、猫抓伤、咬伤后,应立即冲洗伤口,并尽快注射抗血清和狂犬病疫苗。
 
    53.在血吸虫病疫区,应尽量避免接触疫水;接触疫水后,应及时预防性服药。
 
    54.食用合格碘盐,预防碘缺乏病。
 
    55.每年做1次健康体检。
 
    56.系安全带或戴头盔)、不超速、不酒后驾车能有效减少道路交通伤害。
 
    57.避免儿童接近危险水域,预防溺水。
 
    58.安全存放农药,依照说明书使用农药。
 
    59.冬季取暖注意通风,谨防煤气中毒。
 
    三、基本技能
 
    60.需要紧急医疗救助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61.能看懂食品、药品、化妆品、保健品的标签和说明书。
 
    62.会测量腋下体温。
 
    63.会测量脉搏。
 
    64.会识别常见的危险标识,如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生物安全等,远离危险物。
 
    65.抢救触电者时,不直接接触触电者身体,会首先切断电源。
 
    66.发生火灾时,会隔离烟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逃生;会拨打火警电话119。
打印】 【关闭】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医药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医药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pharmnet@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健康推荐
·高温“苦夏”,医学专家“...
·中疾控:基孔肯雅热可防可...
·医生:减肥过程中新发脂肪...
·专家:乳腺癌筛查不是“一...
·急诊专家提醒:中暑急救,...
·家长注意!孩子睡觉盖太多...
·广东疾控:基孔肯雅热可防...
·暑期就诊高峰背后:运动不...
·热射病有何症状?如何预防...
开心一笑
·
量血压时常做这6件事?...
·
望梅止渴也能够引发肝脏...
·
女人绝经居然有好处 这3...
·
玩拼图、听音乐!11个习...
·
专家:减重手术效果好 ...
·
重视糖尿病前期, 莫让...
·
肝病新药!吉利德口服FX...
·
营养师的“双11”囤食清...
·
得了肾病综合征竟然是脚...
健康测试
 心理年龄测试  精神状态测试
 老人心理健康  紧张状况自测
体形
测试
体重:
公斤
身高:
标准
体重
食物
热量
五谷类,豆类 蔬菜类
水果类 肉类 蛋类 水产类
油脂类 奶类 糕点小吃
饮料类 糖类 茵藻类 全部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造血系统 心血管系统 皮肤科
神经及精神难病 儿科 五官科
新陈代谢及内分泌系统 外科
结缔组织及免疫性难病 妇科

鼻咽癌 慢性咽炎 复发性口疮
白血病 慢性肾炎 肾病综合征
糖尿病 高脂血症 骨质增生症
白癜风 白塞氏病 红斑性狼疮
脑积水 智力低下 脊髓灰质炎
脊髓炎 震颤麻痹 坐骨神经痛
肥胖症 高血压 胃下垂 胃癌
白内障 青光眼 荨麻疹 斑秃
硬皮病 酒渣鼻 银屑病 湿疹
艾滋病 尿崩症 尿石病 遗尿
习惯性流产 乳腺增生病 不孕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扩张 中风
风湿性心脏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白细胞减少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
精液异常症 阳痿  ……更多
  站内支持: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领导关怀 - 使用帮助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国贸通 - 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纺织网 - 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农业网 - 蔬菜网
浙江都市网 - 医疗器械网 - 红娘网 - China Medical Device - 糖酒招商网 - 卫浴网 - Toocle.com - ChinaChemNet - 医药招商 - 医药招商网
© 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