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 > 健康家园 > 健康导航/健康杂坛

数据显示中国有42.5%%的人存不同程度失眠问题


www.PharmNet.com.cn  来源: 科技日报  日期: 2008-02-21

同仁堂药业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失眠现象越来越普遍。最近的一次问卷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有42.5%%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失眠问题,其中一半以上的人会在白天精神不振。由于睡眠问题越来越严重,安眠药的使用也呈增长趋势,滥用情况日益严重。而最近《断背山》男主演莱杰因的死再度引发了安眠药是否能长期使用的争论。
 
    滥用药物害处多
 
    解放军总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张熙教授告诉记者,安眠药也称催眠药,一般用药时间限制在2—4周内。然而许多患者服用安眠药的时间长达一两年,而且长期单独使用一种药物、多种药物不合理联合或交替使用、与酒精合用等,这些都属于滥用。长期服药后突然停止,就可能会出现各种身体和精神不适的反应,如头痛、厌食、焦虑、紧张甚至抽搐、精神障碍等症状。
 
    据张熙教授介绍,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失眠的药物主要有安定类制剂、抗抑郁类药、第三代催眠药及褪黑素等其他催眠药物,均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副作用。患者服药后,药物进入血液及作用部位,在一定的药物浓度下发挥催眠作用,然后这些药物在肝药酶的作用下发生分解被破坏,作用就消失了。如果经常服用某种安眠药,这些药物就会促使肝药酶产生增多,产生“耐受性”。
 
    由于巴比妥类药易产生药物依赖,并对身体有广泛负面影响,现只有速可眠、阿米妥等少数几种药仍在使用。安定类制剂如速眠安,长期用药也会成瘾,还会有低血压、幻觉、皮疹等状况,其他安定药物会产生胃肠不适、头痛健忘等各种副作用。第三代催眠药号称没有撤药反应和依赖性,不影响认知功能,但使用左匹克隆仍会有困倦、口苦、肌无力、头痛等不良反应,长期服用突然停药后,会出现反跳性失眠、噩梦、恶心、震颤等症状。使用思诺思,偶尔也会有头晕、恶心、腹泻,甚至有报导个别服药后出现睡行症。新产品扎莱普隆在国内部分医院开始使用,其临床评估有待进一步观察。
 
    安眠药会造成孕妇胎儿畸形,新生儿哺乳困难、黄疸和嗜睡,对健忘、头痛及心血管疾病大有“贡献”,增加了老年人患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风险。
 
    找出原因是关键
 
    安眠药的副作用这么多,我们是不是要完全排斥它呢?人民医院睡眠中心副主任医师韩芳副教授告诉记者,不论治什么病的药,都会有副作用,只是副作用大小和发生的概率不同。不能因为惧怕副作用,就排斥药物治疗。我们要先找出失眠的原因,再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对此,张熙教授分析指出,外界因素、内源性因素和心理性因素是造成失眠的主要原因。外界因素包括睡眠环境改变、倒时差、昼夜倒班、考试、失恋、摄入活性物质等。内源性因素包括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紊乱等。心理因素表现为对精神压力或躯体疾病所产生的不适度的心理反应。比如担心失眠,采取数数、排除杂念等方法,由于注入了主观意志活动,反而提高了大脑的兴奋性,进而加重失眠。由于迟迟不能入睡而焦躁不安,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很难放松进入自然睡眠状态,这些活动反而提高了觉醒水平。由于夜间睡眠不佳,白天就会无精打采、困倦、易疲劳等,有的患者白天大量吸烟、饮用浓茶或咖啡,这些活性物质的积累作用又导致失眠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对症施策睡好觉
 
     “根据失眠原因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对症施策才能睡好觉。”张熙教授说。由内源性生理疾病导致的失眠,以药物治疗为佳,但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病人的个体化需要,选择适用药物,根据病情需要,在种类、剂量上随时调整,尽可能避免产生药物依赖。
 
    由外界因素导致的失眠,如睡眠环境改变、倒班、倒时差等,多是暂时性的,只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坚持户外锻炼,按时作息,大多都能不药而愈。而活性物质如酒精、致幻剂、可卡因、尼古丁等导致的失眠,戒除后均会产生明显的效果。
 
    对于心理因素导致的失眠,采用心理疗法效果更好。睡眠认知疗法是较好的治疗方式之一,通过改变对睡眠的错误认识,建立切合实际的睡眠目标,转变对睡眠的过高心理期望,逐步减少直至消除导致失眠的不良心理活动,从而改善睡眠。
 
    此外,降低觉醒水平也可以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有肌肉松弛法、想象训练法、修习瑜伽等各种措施。
 
    韩芳副教授表示,目前在是否使用安眠药的问题上,存在两种误区。一种就是过分滥用,另一种是恐惧排斥。完全排斥药物治疗也是不对的,失眠对身体的伤害,要远远大于安眠药的副作用。不论采用什么方法,最终目的是为了睡个好觉。(常丽君)
打印】 【关闭】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医药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医药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pharmnet@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健康推荐
·专家:乳腺癌筛查不是“一...
·急诊专家提醒:中暑急救,...
·家长注意!孩子睡觉盖太多...
·广东疾控:基孔肯雅热可防...
·暑期就诊高峰背后:运动不...
·热射病有何症状?如何预防...
·“小”蚊虫带来“大”麻烦...
·专家紧急提醒!小心呼吸道...
·夏季如何预防空调病?专家...
开心一笑
·
量血压时常做这6件事?...
·
望梅止渴也能够引发肝脏...
·
女人绝经居然有好处 这3...
·
玩拼图、听音乐!11个习...
·
专家:减重手术效果好 ...
·
重视糖尿病前期, 莫让...
·
肝病新药!吉利德口服FX...
·
营养师的“双11”囤食清...
·
得了肾病综合征竟然是脚...
健康测试
 心理年龄测试  精神状态测试
 老人心理健康  紧张状况自测
体形
测试
体重:
公斤
身高:
标准
体重
食物
热量
五谷类,豆类 蔬菜类
水果类 肉类 蛋类 水产类
油脂类 奶类 糕点小吃
饮料类 糖类 茵藻类 全部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造血系统 心血管系统 皮肤科
神经及精神难病 儿科 五官科
新陈代谢及内分泌系统 外科
结缔组织及免疫性难病 妇科

鼻咽癌 慢性咽炎 复发性口疮
白血病 慢性肾炎 肾病综合征
糖尿病 高脂血症 骨质增生症
白癜风 白塞氏病 红斑性狼疮
脑积水 智力低下 脊髓灰质炎
脊髓炎 震颤麻痹 坐骨神经痛
肥胖症 高血压 胃下垂 胃癌
白内障 青光眼 荨麻疹 斑秃
硬皮病 酒渣鼻 银屑病 湿疹
艾滋病 尿崩症 尿石病 遗尿
习惯性流产 乳腺增生病 不孕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扩张 中风
风湿性心脏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白细胞减少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
精液异常症 阳痿  ……更多
  站内支持: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领导关怀 - 使用帮助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国贸通 - 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纺织网 - 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农业网 - 蔬菜网
浙江都市网 - 医疗器械网 - 红娘网 - China Medical Device - 糖酒招商网 - 卫浴网 - Toocle.com - ChinaChemNet - 医药招商 - 医药招商网
© 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