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 29日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中国国际技术交流中心在北京共同启动一项旨在降低中国北方边境地区的艾滋病风险的项目 ,该项目为“中国北方安全人口流动与艾滋病预防”。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国别副主任麦瑞德说 ,人口流动和艾滋病密切相关 ,他们之间的联系可能对人类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跨边境的贸易 、旅游 、和工作机会急剧增加,因此,未来艾滋病的感染比率面临不断增加的风险。
作为联合国系统在中国的联合艾滋病项目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为期三年的项目旨在提高地方政府和社区的能力应对艾滋病。项目将在四个边境地区开展,包括黑龙江省黑河市 、吉林省延吉市 、内蒙古二连浩特市和新疆霍尔果斯口岸。
中国北方黑龙江 、吉林 、内蒙古 、新疆等省区沿边境地区 ,已成为边境人口流动的中转站。设立这一项目 ,主要是考虑这些边境口岸的流动人口未来会急剧增加 ,而人口流动是控制艾滋病的大敌。流动人口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 、技能 ,缺乏信息甚至缺乏语言能力 ,可获得的医疗和信息服务普遍缺乏,容易成为艾滋病传播的温床。
项目主要活动包括,地方领导力建设,为跨边境人口提供生计培训,为娱乐场所人员、学生等提供以社区为基础的艾滋病预防教育活动、可持续的媒体反歧视宣传 ,在普通大众中强化艾滋病预防的信息。
此项目是 2003~ 2005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东北地区的区域项目的扩大。
|